下载此文档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宿业师房待丁大不至()
原文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⑴
夕阳度西岭⑵,群壑倏已暝⑶。
松月生夜凉,泉满清听⑷。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⑹。
之子期宿来⑺,孤琴候萝径⑻。
注释
⑴业师:业禅师的简称,法名业的僧人。一作 来公。山房:山 中房舍,指佛寺。期:一作 待。丁大:作者友人。名凤,排行老大, 故称丁大,有才华而不得志。
⑵度:过、落。
⑶壑:山谷。倏:一下子。
⑷满清听:满耳都是清脆的响声。
⑸樵人:砍柴的人。
⑹烟鸟:雾霭中的归鸟。
⑺之子:这个人。之,止匕。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宿来:一作 未来。
⑻孤琴:一作 孤宿,或作 携琴。
白话
夕阳越过了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
月照松林更觉夜晚清凉,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山中砍柴人差不多走尽,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
丁大约定今晚来寺住宿,独自抚琴站在山路等你。
创作背
此写作年代待考,其背景是这样的:孟浩然住在僧人业师的庙里, 他的朋友丁大(丁凤)约定晚上来庙里和他共宿。天快黑了,丁大还 没有来,孟浩然就出庙等候他,并作此诗记其事。
此诗写在山中等候友人到来而友人仍不至时的情景。 诗人挥洒自
如,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将暮色之时山中景色勾勒得极 具特色,并寓情于景。全诗诗中有画,盛富美感,蕴藉深微,挹之不 尽。
前六句展示了山寺一带黄昏时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人先后描绘夕 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等生 动的意象,渲染环境气氛。随着景致的流动,时间在暗中转换,环境 越来越清幽。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 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 的图画。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 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 松月
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 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全篇 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 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 八字再点出一个 候 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 也从 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有人的信任。 孤琴候萝径,以孤
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 萝 字修饰 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 因为藤萝总是互相 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 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 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 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 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 诗从一开始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by201601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