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感觉器官The an
感觉器官是整个神经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鱼体在与外界环境的复杂联系中,神经系统是起着主导的作用,而感觉器官则是神经系统的外围器官,它接受外界的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各种适应的反应。
鱼类的感觉器官有皮肤感觉器官、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嗅觉器官及味觉器官等。
1
第一节皮肤感觉器官(cutaneous an)
感觉芽:最简单,是分散在表皮细胞间的一些感觉细胞;
丘状感觉器(神经丘):比较复杂,又称为陷器(an);
侧线器官(lateral an):高度特化的皮肤感觉器官,是水生两栖动物及鱼类所特有的感觉器官。
罗伦氏壶腹:软骨鱼类所具有,即罗伦瓮。
2
神经丘(陷器)
皮肤感觉器官的基本单位,由几个感觉细胞和一些支持细胞所组成。感觉细胞低于四周的支持细胞。每一感觉细胞上都有 1 根粗而长的动毛和数多而细短的不动毛。支持细胞的分泌物在感觉器外表凝结成一长的胶质顶,感觉毛被包藏在顶的内部。
当水流冲击鱼体时,引起感觉顶的倾斜,感觉细胞所接受的刺激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3
侧线
侧线是沟状或管状的皮肤感觉器,分布在头部及身体两侧。
鱼类身体两侧一般各有侧线一条,少数鱼类每侧有2条或 3 条或更多。侧线在头部分成若干分支:眶上管、眶下管、鳃盖舌颌管、横枕管。
4
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它的感觉器神经丘即浸润在粘液中。当水流冲击身体,水的压力通过侧线管上的小孔进入管内,传递于粘液,引起粘液流动,并使感觉顶产生摇动,从而把感觉细胞获得的外来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5
鱼类侧线器官的主要作用是测定方位和感觉水流。一些鱼类的侧线能感受低频率声波和对温度起感应作用。
侧线对鱼类的摄食、避敌、生殖、集群和洄游等活动都有一定的关系。侧线的发达程度是与鱼的生活方式和栖息场所有密切关系。
6
罗伦氏壶腹
软骨鱼类所具有的皮肤感觉器,即罗伦瓮,它是侧线管的变形构造,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罗伦瓮呈管状或囊状,内有粘液,一端扩大为壶腹,另一端开口于皮外。
罗伦瓮的机能基本上同侧线,仅反应稍慢些。罗伦瓮能检测出低限到 。具电感受器的鱼类对地震前的反应异常灵敏,现已成为研究动物地震预报机制的重要课题。
7
第二节听觉器官——内耳
一、内耳的构造
鱼类的听觉器官只有内耳,没有中耳及外耳。内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部:椭圆囊、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及侧半规管或称水平半规管)。
下部:球囊、瓶状囊。
常称为膜迷路或迷路器官。
8
9
听嵴和听斑
内耳各腔的内面,有感觉细胞,在壶腹内的感觉上皮形成听嵴,在椭圆囊和球囊内的感觉上皮称为听斑,其基本结构与侧线的感觉器相类似。
10
10 感觉器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