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之“月”探究学案
一、复习学过的以月为意象的诗歌, 要求每位同学至少搜集五首, 并弄明白写什么、 表达什
么两个问题。
、尝试总结古诗中月的意象。
三、拓展赏析
1 、解读诗歌中包括月在内的意象,体会情感。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注释: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 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 zhc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⑵凉月:新月。
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对比阅读两首诗,解读诗歌中包括月在内的意象,体会情感。
含山店梦觉作 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韦庄(约 836-910 ):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
地。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①袂:衣袖 ②觉:睡醒。③生涯:生活。海涯:海边。
四、真题演练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 (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
人奔波不遇之情。
问: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 766 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
望月怀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