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学生写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一、指导审题,理清题意
写好读后感,审题理清题意是关键。例如我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要求学生写读后感。首先让学生明白“感”是什么?“感”就是要求写自己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接着要求学生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来写,可以先讲作者怎样说,怎样做,然后写自己“悟”出什么道理。
如何给文章定题目呢?读后感题目多种多样,既可以直接题目,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也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血脉亲情 感天动地—《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总之,要使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写作上要求,审题最关键。
二、抓中心,定要点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写读后感,就是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所谓“文章的思想感情”即是中心思想,写体会的读后感,“感”应该围绕中心思想去开展。
三、抓住要点,联系实际,理清结构
首先我让学生讨论《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几个要点,有几个方面体会较深。接着指导如何联系实际谈体会,最后介绍写读书笔记的两种方法:
1、先叙后议。方法是:先介绍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反映什么思想,围绕中心结合自已例子说感受,最后写对自己的教育。
2、夹叙夹议。即围绕中心抓两三点,联系实际,扣紧原文发表感情,或者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去开展议论。
四、指导几种开头方法
1、开头谈总的感受。如:最近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为父子间深沉的爱而感动着……接着再谈自己体会最深的那几点。第二段逐点谈体会,结尾小结全文,谈谈自己的打算。
2、开头提出问题。如:我们总是觉得,父母给我们的爱太平凡,太渺小了,果真是这样吗?最近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很是震撼。然后参照上一种写法,从第二段开始,逐点谈体会。
怎样结合文章写读后感?
什么叫做“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后你有什么感想?因此写作文的时候,重点应该放在写“感想”上。那么,你的感想怎样写出来呢?
首先要对比自己的生活来写,这样感想就不难写出来了。
例如:读了《安徒生童话选》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如果对比自己来谈感想,很容易写出来“读后感”。
同样是在过节的夜晚,卖火柴的小女孩光着脚丫,饿着肚子到处卖火柴,可是却卖不掉一盒火柴,她饥饿寒冷不敢回家,她的家里同样是冷冰冰的,床上还躺着生病的妈妈,等着她卖了火柴回家买药。小女孩被冻得躲在一个墙角里,靠划着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取暖,最后在深夜里,她被活活冻死了!
对比一下我们自己,就很容易有话要说。我们在过节的夜晚又是什么情况呢?在过节的夜晚,我们一般都依偎在父母的身边,或者到爷爷奶奶家里一起吃团圆饭,餐桌上的美味应有尽有,鸡鸭鱼肉样样俱全,身上穿的都是过年父母给买的新衣服,还能得到许多压岁钱,这样一对比,我们就不难发出感叹:卖火柴的小女孩实在太可怜啦!她的身世令人同情,她生活的世界是那样冰冷没有温暖,她贫穷的生活是那个时代造成的,一百多年前的丹麦还是个穷人极度贫困的时代,她如果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绝对不至于这么悲惨!
这样一来,你的读后感就写出来了。一般来说二年级的小朋友所写的读后感,通常都是短小的、最基本的读后感,下面老师把写作提纲列在下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首
怎样教学生写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