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人为本御天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人为本御天灾——全者刘毅《人民日报》( 2008-01-22 第 01版) 【字号大小】【打印】【关闭】这是气象灾害较重的一年—— 2007 年,百年不遇的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超强台风“圣帕”肆虐南方 7省, 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不少地区的雨情、汛情、旱情等打破历史纪录。这是让人欣慰的一组数据—— 2007 年,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明显减少。严重的台风灾害仅造成 76 人死亡,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少的一年。 2002 年至 2007 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天气气候频频“走极端”,但全国气象及其衍生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较上一个 5 年减少了 31 %。回眸近几年的防灾减灾,我们发现:灾害重、损失轻,并非偶然。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中七成以上是气象灾害。气象防灾减灾,关系千家万户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发展大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 特别强调以人为本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要切实加强灾害天气预警工作, 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温家宝总理要求, 气象工作要把预报服务放在首位。我国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加强气象灾害防御: 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召开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气象事业发展不断提速,社会各界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由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逐步建立, 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得以显著减轻。预报更有准——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为缩小准确监测和预报天气发展变化, 才能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年均增长超过 12 %,以气象卫星观测系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主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气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为缩小。我国基本建成了由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地面气象站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 这些“千里眼”、“顺风耳”使气象灾害监测水平显著提高。目前, 我国有 3 颗气象卫星在轨运行, 是世界上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 3 个国家之一。汛期,天气预报员每隔 15 分钟就能获取一张最新的卫星云图。全国已建成 130 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每6 分钟就可以对大气状况进行一次探测。利用高性能计算机推演未来天气变化的数值天气预报, 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我国气象部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 自主研发数值预报模式取得突破, 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技术不断提高。中央气象台与各地的天气预报员们, 每天都会通过全国天气预报会商视频系统,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会诊”天气状况。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 200 7年,全国24 小时的晴雨预报和暴雨预报准确率比 200 6 年分别提高了 % 和 % 。中央气象台对台风移动路径的预报达到历年来最高水平,对 25 个热带气旋的路径预报平均误差分别为: 24 小时 117 公里、 48 小时 180 公

以人为本御天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gs358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