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金华小学研讨课《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王厚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了解晏了出使楚国,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理解晏子说的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精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感悟晏子成功反驳楚王的论辩技巧和思维方式。
2、通过剖析重点词句,体会晏子的语言智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晏子的口才,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教学难点]
1、理解晏子反驳楚王的话,分析句子间严密的逻辑关系;
2、感悟晏子的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
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晏子使楚》。
3、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婴","子"是古代对男人的一种尊称。使:出使。)
二、扫清生字。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生自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3个)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
5、四人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7、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8、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四、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
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
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
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3、师: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4、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五、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
(2)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晏子使楚》楚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