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技术培训学院化工系毕业论文
.
毕 业 生 姓 名:马学平
指导教师、职称:
学 号:
专 业 名 称: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2011年 9 月 27 日
目录
一 增塑剂的发展 2
1、增塑剂简介 2
、概述 2
、增塑剂作用机理 3
、增塑剂的分类 3
2、增塑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
3、新型环保增塑剂的种类 4
、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 4
、环氧类增塑剂 4
、柠檬酸酯类增塑剂 4
、聚酯类增塑剂 5
、多元醇酯增塑剂 5
4、增塑剂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及趋势 5
二 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工艺 8
1、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工艺优化研究 8
2、催化剂在酯化合成中的应用情况 9
三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2
柠檬酸三丁酯的性质与制备
摘要:本文介绍了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生产柠檬酸三丁酯无毒增塑剂,开发柠檬酸三丁酯合成新工艺的核心在于研发出催化活性高、腐蚀性小、易分离、重复使用和再生性能好、成本低的催化剂。
关键词: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合成,固体酸
一 增塑剂的发展
1、增塑剂简介
、概述
增塑剂是添加到高分子聚合物中增加材料塑性,使之易加工,赋予制品柔软性的功能性化工产品,也是迄今为止产能和消费量最大的助剂种类。它被广泛应用于玩具、建筑材料、汽车配件、电子与医疗部件等大量耐用并且易造型的塑料制品中。
、增塑剂作用机理
增塑剂是具有一定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与聚合物相混合时,升高温度,使聚合物分子热运动变得激烈,于是链间的作用力削弱,分于间距离扩大,小分子增塑剂钻到大分子聚合物链间,这样增塑剂的极性基团与聚合物分子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代替了聚合物极性分子间的作用,使聚合物溶涨,增塑剂中的非极性部分把聚台物分子的极性基屏蔽起来。并增大了大分子链间的距离,减弱了分子间范德华力的作用,使大分子链易移动,从而降低了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使之易于成型加工。
、增塑剂的分类
增塑剂按其作用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内增塑剂和外增塑剂。一般内增塑剂是在聚合物的聚合过程中所引入的第二单体。由于第二单体共聚在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中,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有规度,即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内增塑剂的使用温度范围比较窄,而且必须在聚合过程中加入,因此内增塑剂用的较少。外增塑剂一般是一种高沸点的较难挥发的液体或低溶点的固体,而且绝大多数都是酯类有机化合物。通常它们不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在升高温度时的溶胀作用,与聚合物形成一种固体溶液。外增塑剂性能比较全面且生产和使用方便,应用很广。现在人们一般说的增塑剂都是指外增塑剂。
增塑剂按塑化效果可以分为主、辅增塑剂。主增塑剂分子不仅能进入树脂分子链无定形区,也能进入分子链结晶区,因此它不会渗出,也不会喷雾,而形成表面结晶,这样就可单独使用。辅增塑剂则因相容性差,增塑剂分子只能进入树脂的无定形区而不能插入结晶区,单独用它们就会使加工制品渗出 喷雾,所以只能和主增塑剂混合使用。
2、增塑剂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全球已加快了无毒增塑剂产品的研发力度, 特別加快了卫生要求高的塑料制品基础应用研究。而在我国,已被国外淘汰的 DOP 等增塑剂还大有市场,而且增塑剂生产企业对于无毒新型增塑剂的开发和推广并沒有引起足够关注。国内市场上80%的增塑剂都是DOP、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增塑剂,价格低廉是最关键的因素。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也把 DOP列为可用于食品包裝的增塑剂品种之一。由此可见我国的增塑剂产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经大量研究证实,DO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是一类致癌物质,其可以经口、呼吸道、静脉输液、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人人体。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性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
正是因为邻苯类增塑剂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很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已明文减少或禁止邻苯类增塑剂的应用。1999年,欧盟就已开始禁止在儿童玩具和用品中使用邻苯类增塑剂,特别是可放入口腔的儿童玩具和用品。2008年欧洲议会投票通过限制和禁止部分邻苯类增塑剂在儿童玩具和护理品中的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限制了涉及注射和输液器的各种医用器材中邻苯类的用量,明确指出含一些含邻苯类增塑剂的医疗器材不能与人体频
化工论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