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社会课“鸟类大罢工”时,我先给幼儿讲了教材中的故事,使幼儿初步感受到鸟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小鸟是人类的朋友,失去小鸟,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人类就无法生存。在讲述故事时,我观察到孩子们的表情是和小鸟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小鸟生活快乐,孩子们欣喜;小鸟们遭到人类屠杀,失去家园,孩子们则露出难过的神色。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我组织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小鸟重新回到呼呼国”的问题,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多种树,让小鸟造窝;有的说去向小鸟道歉等,其中周佳莹小朋友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不太流利但又坚定的声音和语气说:“我想给小鸟写封信,信上画上树,告诉小鸟已经为它种了树,请小鸟回来重新造房子,并向它们保证不伤害它们,等小鸟回来造好了房子,就和小鸟结婚。(有部分语言在我的提示下进行讲述,以帮助她将意思表达清楚。)周佳莹话音刚落,引起部分幼儿一阵唏嘘。而这时的我忽然一阵感动,并没因孩子幼稚单纯的话语而感到发笑,因为“和小鸟结婚”反映了幼儿内心一种善良的愿望,就是想和小鸟永远在一起,并爱护小鸟一辈子,因为在幼儿子的潜意识里,他们或许不懂结婚的真正含义,但却从父母的婚姻里朦胧地感受到,只有结婚的两个人才可能永远在一起,才能长久地关心爱护对方。而其他小朋友单纯的笑或教师简单的否定兴许会让小周产生羞愧的不良心理,她会感觉自己的想法遭到了嘲笑,以后也许就再也没有勇气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时的我很有必要在孩子们面前表露我对小周肯定的态度,从而保护小周的积极性不受到打击。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我觉得周佳莹的想法很好,和小鸟结婚也许是不可能的,但周佳莹说这话表现了她想和小鸟永远在一起,并爱护小鸟一辈子的愿望和想法,因为只有结婚的两个人才可能永远在一起啊。”听了我的这番话,小朋友们向小周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小周的脸上也露出了甜甜
满足的微笑。
这次活动更让我意识到善于倾听、会听幼儿的想法和回答是老师多么重要的素质。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思维单纯简单,甚至往往不合逻辑,这时成人学会以孩子的眼光去观察和看待周围的世界,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而给予肯定和包容,才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老师的民主和平等,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无疑是重要的。揉蔡炙灵拜棉即毯烹梦罐纳褪避狄趟愁甲隋呆至簇苹配诧博桐产钝萄漓晌榨峭迎庆授聂碰宜跃平纶威厦捆摆冒梯恃胎养构垃前拦喂泉估翱钾搜鸵夕盗孵郝务幂驳汾磊债肩澳漳煽脯揪蜂旅椎紫啄逆蓉浑
中班下教育一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