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例打磨小结.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例打磨小结课例打磨小结(上) 撰写时间: 2011 年4月 10日 12:48 “阅读教学目标制订”课例打磨活动小结(上) 贺成金本次课例打磨活动, 研讨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目标制订”, 打磨的课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 21 课《掌声》,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目标重视不够、定位不准、表述不清、落实不力、评价不足等问题。参加本次打磨活动的有枣庄师范附小殷惠等 20 多位老师,打磨活动得到了沈大安、吴忠豪、张志刚等三位专家和枣庄市教研市冯佳琳老师的指导。从 2010 年6 月到 12月, 历时半年的时间, 按照省里提出的“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 我们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打磨活动。在全程跟进的基础上, 沈大安等三位专家又当面进行了集中指导, 使课堂教学有了质的飞跃。因此, 我们这次打磨活动, 总共进行了四次备课三次打磨三次上课。大致流程是: 基于个人经验的第1 次备课→群组研讨→基于同伴互助的第2次备课→群组研讨→上课→基于教学反思的第 3 次备课→专家集中指导、观课准备会议→基于专家引领的第 4 次备课→上课→观课研讨、小结经过专家的深度指导和群组老师的广泛参与,教学目标逐步明确,教学过程逐步简化。在课例打磨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收获, 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二是如何进行专业的观课评课, 三是如何有效开展课例打磨活动。一、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正是因为对教学目标重视不够、定位不准、模糊不清, 才使得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出现偏差,导致阅读教学“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最终“费时多而收效甚微”。针对当前教学目标制定与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一)如何制订教学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课程目标, 体现课文特点, 根据学生基础, 力求恰当、全面,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首先, 要依据课程目标。近期, 国内许多语文教学专家纷纷呼吁阅读教学要从教“课文内容”转到教“课程内容”,也就是“课程目标”。老师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往往直扑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开始的时候, 我们也是一直在课文中来回打转, 总觉得掌声的含义该体会, 小英的忧郁也应该感悟, 在内容分析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在专家的指导下, 我们最终把主要目标定位在第二学段课程目标的一项内容:“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具体到这节课, 就是: 找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 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两次掌声的含义。其次, 要明确具体, 可操作, 可检测。教学目标是是比课标目标更下位、更具体的学习目标,在表述的时候,不能完全照搬课程目标。比如: 一开始, 殷老师制订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是一个越位的目标。高旗老师建议降低目标, 用课程目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表述。专家认为, 这样照搬课程目标, 还不够明确。根据学生基础,我们把目标调整为“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这样就具体明确, 可操作, 可检测了。大家看目标的陈述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学生,行为条件——用关键词语, 行为动词——补充, 行为程度——完整。大家可以仔细琢磨语文课标中的学段目标,都是从学生角度表述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目标。像“引导学生”、“让学生懂得”等, 从教师角度表述, 要改进。行为主体在表述的时候也可以省略。第三, 要适合学生基础。目标定位要准, 不越位。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 反复推敲目标的高、低、难、易。上面的例子就很有说服力, 不再例举了。第四, 目标要少, 不贪多。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比如朗读教学的目标, 从开始的“有感情朗读地课文”, 调整为“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变得少而精,就容易实现了。(二)如何落实教学目标一是删除枝蔓, 加强主干。老师们,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最有价值的语段,通过细读品味,实现学习语言、朗读感受、情感熏陶的一举多得。磨课中, 我们一次次筛选, 压缩了近 60% 的教学环节,把细读的重点确定为第 4 小节中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删除了枝蔓,加强了主干,课堂教学简约、轻松、高效。二是增加学生活动, 减少教师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一点老师们都明白, 可是一到实际教学, 却总想展示自己, 代替学生。磨课中, 我们努力做好加减法, 教师的讲解、提问、示范压缩到 9 分钟, 不到课堂时间的 1/4 ;而学生自学、互动时间逐步增加。(三)如何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堂上除了学生的朗读、发言可以作为目标达成测评的依据外, 老师还要针对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课堂练习、课后检测、学生访谈。《掌声》一课的课堂练习,有

课例打磨小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