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沁园春 雪
【教学任务】
主备人
郑 伟
单位
陇县温水镇中学
学
习
目
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基础知识,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2.学习本词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品味、欣赏词中凝练、贴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伟人的豪迈与大气,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思想情感。
重点
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抓住“诗要用形象思维”来认识词中对历代帝王的评价。
课时
二课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自主学习
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 给加点字注音。
折腰( )风骚( ) 成吉思汗( )
分外( ) 稍逊( )还看今朝( )
2.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唯余莽莽 红装素衰 略输文彩顿失涛涛 一代天娇 原弛蜡象
,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互相纠错。
。
。
。
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成因。
3.指出下列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3)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4.用“/”划出下列词句的朗读节奏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欲与天公试比高
、分 多音字把握不准,要系统化总结。
—彩 骄—娇 形近字把握不牢,宜多比较,强化动手能力。
。有些语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全面分析。
:不要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
练习答案:
2.略3 .(1)对偶、夸张、互文;(2)比喻、对偶、拟人;(3)对偶、借代4.(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欲/与天公/试比高
明确任务
:
“沁园春”是本词的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无关(沁园: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揭示了文章所写内容。分上下两阕,共114字。
词,又称为长短句,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题材,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宋,盛行于宋。它原本是配合燕乐(“燕”通“宴”)曲调的歌辞,但在发展中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初起是称“曲子”、“杂曲子”和“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不同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特定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这一点从本文的题目上就能很清晰的体现。常见的词牌名有卜算子、水调歌头
《沁园春雪》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