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学会正确使用天气述语。
2、识别不同的天气符号。
3、学会识读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能力。
2、 培养收集各种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
2、 探讨人类活动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培养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 学会寻找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引发兴趣,并将学会的知识用于生活。
二、重点难点
1、学会把有关天气知识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
2、了解人类对大气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措施。
三、教学策略:
1、多媒体辅助教学
2、通过设计课前作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探究学习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入手,去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4、通过问题探讨、分组抢答、模拟训练、方案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准备: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 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并注意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 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收集灾害天气警报资料。
六、教学时间:⒈5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预期目标
新课导入
一 、“天气”的特征
教师:媒体呈现:
1、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2、 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3、 东边日出西边雨。
4、 气象万千。
提问:以上四种说法都与什么现象有关?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
总结呈现: 天气是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天气的两个特征:
天气多变
学生练习:完成课本P43活动题1、2
教师:展示学生的答案,启发学生补充更多与天气有关的人类活动例子,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如卖炭翁、俄罗斯的二战、哈尔滨的冰灯、天气与心情、天气与疾病等 )
过渡:天气与我们关系如此密切,看来我们不能仅仅只为“出门”才看天气。明天天气如何你怎么知道?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你们注意到预报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包括温度、降水、阴晴、风、大气污染指数、紫外线辐射强度、卫星云图、海浪高度
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引入“天气”概念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天气”两个特征的认识
肯定学生的补充,让学生发现“天气”方面大有文章,引发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让学生自由发言补充,观察学生发言情况,可知道学生对这一作业完成情况和兴趣态度。
三、识读卫星云图
四、识记天气符号、
……
教师简单评价,
学生观看天气预报录像片,为自己模拟预报做准备。
教师谈话式启发引导:
①通过再次观看录像片,通常天气预报最基本的内容包括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降水、风、阴晴。
总结呈现:天气预报的基本要数:气温、降水、风、阴晴状况
②录像中出现了哪些图?
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图、卫星云图
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