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学习者特征
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要想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必须使教学方法、媒体和技术与学习者的特征相匹配。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应,或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分析学习者的每一种特征是不可能的。我们只需要分析几种对于媒体技术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特征,例如:
一般特征
即使对学生特征作最简单的分析也会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阅读水平低于平均程度的学生,采用非印刷媒体教学更有效。如果学习者对主题缺乏兴趣,可以考虑采用高刺激的教学媒体,例如:戏曲录像带、模拟游戏和其他采用技术的活动。学习者首次进入新的概念领域时,需要更多直接的、具体的经验,例如:参观访问、角色扮演等。具有丰富背景知识的学习者可以考虑采用抽象的视听教学材料或文字材料。
入门能力
当你开始设计一节课时,通常假定学习者都缺乏你计划讲授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学习这些知识/技能。在学校里,教师很少笼统地接受学生已经具备先修知识这一假设。学校总是把各种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级中。教师在上新课程之前,已经估计到有些学生可能需要补课。因此,教师必须要采用非正式或者正式的方法来验证对入门能力的估计。非正式的验证方法可以是课堂提问、课下交谈等。正式的验证方法有:标准化测试、临时的考试等。在教学开始之前,也要通过讨论和前测等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前期评估。如果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你计划讲授的那些内容,教学的过程就不需要了,否则就是浪费学生和教师的时间。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指一组心理特征,这组心理特征能够决定一个人在学习环境中的知觉、与学习环境的互动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文献中讨论的学习风格通常包括下列因素:知觉偏好和强度、信息处理习惯、动机因素和生理因素等。
分析学习者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