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的顽症,严重阻碍着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已经给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社会上出现了“救救孩子”的呼声,青少年发出了“还我童年,还我青春”的强烈呼唤。那么该怎样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本的出路当然是教育改革。然而从当前学校自身角度反思, 确有部分教师因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课堂效率低下,又慑于教学质量评比及升学指挥棒的压力,不得已通过布置作业,搞题海战术来弥补课堂上的不足。如此,势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本人认为,教育工作者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一、教师精心备课,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首先,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炼,最好一语道破,组织教学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对学生的要求或图或描或读或思,应有明确的目的,并具体落实。要做到这些,就要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内在思路,前后知识联系,明确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充分准备好教具、板图等。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能否真正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是事关成败的一环,这就取决于教师这个
“导航员”的指挥、调度水平。
如教《记金华双龙洞》导入新课后,出示新课题:①自学生字,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②正确、清楚地读通课文,了解大意。③按地点转换顺序给课文分段。④准备交流已懂或不理解的内容,要求在书上有关地方做好标记,并允许议论交流,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索新知的愉悦之中。讲授时要注意启发提问,重要结论尽量让学生经过一番动脑后自然得出,所谓“跳一跳摘桃”,而不宜总是直截了当地硬塞“桃子”。启发提问要适当安排,个别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不全面或错误的也应以鼓励为主,不谴责。课堂小结后或课前复习时,让学生上来指指、说说、板板、演演等这些方法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是很有帮助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减轻心理负担。
要真正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说实话,其关键是课要上得好。一堂苍白毫无生气的课,使学生毫无学习兴趣,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听得模模糊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课上得不好,使学生学得劳累吃力,本身来讲就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试想,一堂生动充满了活力的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能够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学起来效果极佳,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吗?所以每个教师都应该追求高艺术的教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例如,教学《蜜蜂引路》一课时,教师可设问:
“蜜蜂怎么会引路呢?”在学生的心中,只有人才会引路,可蜜蜂……学生对此实感疑惑。为究其原因,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想看正文。此时,课文就如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三、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减轻语言理解负担
如何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低谷呢?在这方面大家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共识:摒弃无大用处的繁琐分析,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教师可从课文的重点句切人,然后层层展开,逐步深入直至最后揭示句子主旨。这样扣词析句,词词落实,学生兴趣高涨,思维
如何减轻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