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043班 何秋红 200401401325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我是玉林师院中文系2004级的学生何秋红,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非常荣幸,衷心地感谢你们!我说课的篇目是《花未眠》,来自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我将分三大部分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由于本人是第一次说课,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并能得到你们的指导。
教材分析
《花未眠》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高一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未眠的海棠花很美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对美的理解: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从而得出三个结论: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由于本文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握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结合本课特点,特确定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让学生建立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的意识。
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能力目标: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品味本文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鉴赏本文的语言,深刻体会重要语句的内蕴。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思路,理解文中引用诸多例子的意图。
理解文中隽永含蓄的语句的含义。
二、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
(一)教学时数:1课时
(二)说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勾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地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自学为主,自主合作探讨问题。
本课是自渎课文,学生以自学为主,课前让学生利用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另外,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自主合作地探讨问题。
三、教学设计程序
教学根据“感受――理解――应用”的阅读规律,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抓住主要内容,按照“归类”的思维路径,组织教学活动。整个程序分为四步进行,具体是: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半夜醒来,发现家里的夜来香或是昙花在静悄悄地开了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惊异、高兴、喜出望外、没什么感觉……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无独有偶,57年前,一束未眠
花未眠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