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年规划
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规划
湟中县西堡镇中心学校
-
各种良好的教育愿望,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才能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产生应有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师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只有造就一支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学校素质教育及各项目标的顺利实施与实现。
一、目标:
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风范,良好心理素质,精湛教学技艺,领先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三年内全体教师每年至少进行120学时的培训,培养出1――3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5――2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县级骨干教师占全镇教师的20%以上,镇级骨干占全镇教师的30%以上。
教师整体素质实现“四高”:
1、高素质:具有现代教育观,有爱心,事业心,进取心,自觉将学校办学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2、高学历:全体教师学历均达到合格水平,三年内,研究生毕结业率达到3%,初中教师本
5、开放为原则。在校内提倡教师主动亮相,积极展示个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鼓励骨干教师走出校门进行讲课,积极推广我中心学校现已形成的“七步目标”教学模式和“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及“六环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秀教育成果。扩大对外交流,利用校园网,建设好教师的个人网页。
6、机制为保证。开展好镇级教学标兵的评选工作,以成就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措施,促进教师开发潜力,加快发展。
三、操作:
1、开展“铸师魂、颂师德、展师风”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促使教师从职业型向事业型境界转变。
①、培养感情,抓思想,求共识,认识到位。我们首先要从抓思想认识入手,努力提高教职工对师德教育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的认识。抓好教师的“三爱”教育。爱事业,使教师们认识到,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就一定可以有所作为;爱学校,动员每一位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发展中来,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爱学生,师德的核心就是爱学生,爱学生就是对祖国的明天负责。
②、满足需要,抓方法,求改进,活动到位。师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探索一条适应新形势,为广大教师接受,生动活泼的教育途径,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要主动帮助教师排忧解难,要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教师,使教师们对环境、对工作、对教育产生一种依恋感、愉悦感。
③、激励成就,抓管理,求实效,措施到位。要把师德教育纳入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建立师德教育的制约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我们一方面要为教师的成长营造一种“只要有作为,就会有地位,只有有作为,才会有地位”的健康氛围,各种创先评优活动,要优化过程,让教师受到熏陶,得到感染。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创造成就,扶持教师获得成就。学校要给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与交流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使他们产生一种教育教学和学术上的成就感,并转化为一种对人生、事业的精神追求。
2、开展以评比学校“三型”教师为主线的业务锤炼活动,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层次的
提升。
学校“三型”教师,即学习型教师:爱学习,学有所成。在学历,教学技能,教育能力上不断获得攀升。发展型教师:会学习,能用学到的理论、技能指导自己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三年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