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赵志英-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学地理探究教学案例研究——以《海陆的变迁》为例赵志英摘要: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改变以前的以知识为本、以教材为本的模式, 变为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结合地域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怎样实施这一要求一直是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关心的话题。本人利用教学《海陆的变迁》这一课, 改变授课方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来实施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人为本,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性趣, 扩展了学生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效果很好。关键词: 新课程多媒体课件以人为本探究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地理教学应注意综合性和地域性,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本人利用多媒体课件上了《海陆的变迁》这一课,上课的效果很好。这堂课是完全按《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是怎样教《海陆变迁》这一课的。 1 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研究教材: 本节教材包括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四部分,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1).地表形态变化:教材首先指出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而这种变化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然后分别介绍内力和外力的来源、表现形式、作用以及最终可能产生的后果。重点落在联系实际,揭示地形的沧桑变化。(2).大陆漂移学说:教材以文字和地理图像介绍了大陆漂移假说的基本内容及代表人物魏格纳。(3).板块构造学说:教材以丰富的地理图像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接地带比较活跃。用板块构造学说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4).火山与地震:主要介绍火山及地震是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带。 根据《地理课和标准》设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①认识海陆是变动的,并能用实例加以说明。②学会“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③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等实例,认识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能力。②通过阅读示意图和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示等,初步了解板块相互间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魏格纳和地图的故事,鼓励学生要有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献身科学要不怕吃苦、不畏牺牲。②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③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举和求真求实的精神。(2).教学重点与难点①重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②难点: “大陆漂移假说”;了解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 分析学生,设计教学。 分析学生。在认真透彻地分析完了教材和制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我又认真地分析了教学对象——江声实验中学初一学生的情况:江声实验中学是我县最好的民办初级中学,学校生源好,学生素质高。初一学生虽然入学不久,但都是一些尖子生,并且经过江声实验

赵志英-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