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与专业成长
一、教师的累、苦、乐及责任二、明确时代期望 确定努力方向三、处理好几个关系
二、明确时代期望 确定努力方向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这素质的具体内容是:面向未来的新观念,精深广博的科学知识,教书育人的实际能力(包括 熟练的教学能力、良好的思想教育能力、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完善和谐的言行规范,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
一般说来,新手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过程,可以分为积累期、成熟期、创新期三个阶段。
积累期: 热爱教育事业,严于律己,作风踏实,品行端正,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主动,参与意识强;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初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有教育教学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练好教学基本功
读 用普通话,要学会朗诵。
讲 讲问题要讲清、讲透;
要学会讲故事。
写 写字,写文章,写论文。
备课 钻研教材要深入。
搞好课堂教学设计
实(朴实、扎实):
目标 人文性与工具性
内容理解、形式分析
明确重、难点 采用的解决方法
训练目标明确
活: 课堂气氛 激活思维
顺: 教学思路明晰 步骤清晰
结构完整、缜密,过渡自然、流畅,
既大气又细密 不局限于文本顺序。
新: 切入角度 对作品理解的新意 教学方法
巧: 巧妙显示自身的长处 扬长克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实施新教材教学须注意:
工具性与人文性
紧扣文本与拓展延伸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问题的预设与课堂上的随机生成
文本专题与系统梳理
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
日常学习与应试
成熟期: 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开始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并能取得部分或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在教师群体中有一定的威信,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教师素养与专业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