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手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手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体会作家写出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程资源整合:收集并阅读丰子恺的文章,体会作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积累。
教法学法:自读自悟 读——思——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平凡的小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每只手上都有五根手指,这五根手指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地想他们。我国着名作家、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就曾经仔细研究过他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出示挂图)请看,有趣吗?其实,不仅这幅插图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写更有趣,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篇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文章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a、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b、边读边想:课文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
2、交流。屏幕出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齐读。
3、师小结:这句话概括指出了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板书:姿态不同 性格不同 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姿态和性格呢?我们就先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三、研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学法。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出最能概括大拇指姿态和性格的句子。
2、出示表格。指名说大拇指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师在表格中板书)文中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读相关句子。
手指名称
姿 态
性 格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和小指
3、小结:作者从体型、头型、构造三方面,寥寥数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大家注意,,文中写大拇指用了单人旁的“他”,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答。相机指导朗读。
4、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注意品读、感悟。
5、作者又是如何写大拇指的性格特点的?指名说。指导朗读。
6、这段话用到了那些修辞方法?指名说。小结:排比句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7、这段话中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特点?指名说。
出示学法: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课文内容,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8、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赞美可敬的大拇指,你们想到了那些词?指导朗读,读出对大拇指的真诚赞美。
四、总结学法,自学三、四、五自然段。
1、大拇指的姿态和性格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姿态和性格特点呢?请大家按照刚才的
手指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