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物理第七章基础知识过关.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过关一、力 1 、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 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 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 1N 。 6 、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⑵分类: 弹簧测力计、握力计。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 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 调零;“读”:读数= 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 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 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 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不是指弹簧被拉伸后的长度,而是弹簧被拉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长。 7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 、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 可不表示, 在同一个图中, 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二、弹力 1 、形变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塑性: 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形变将无法恢复。 2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三、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 它表示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2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 (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 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重力的由来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第七章质量评估试卷一、选择题 1. 如图是 2009 年6月 30 日,醉酒超速驾车造成 5死4 伤的事故车辆, A .汽车受重力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

初中物理第七章基础知识过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