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藤野先生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藤野先生教案.doc《藤野先生》教案
版本:人教版
教者:崔力栋
单位:双庙子中学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寻找线索,分析事例。
、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线索。
找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时的主要事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理 解其中体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和作者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 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 开这个疑问。
二、根据预习,提示生字
挟着芋梗汤诘责寒颤颤畸形绯红
(注:以上生字都是课下注释中所没有的)
三、 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 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 论。
(中国人原来是不留辫子的,满清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之后中国人的脑后才拖上了一根辫子,所以说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 另外留辫子也是表示对满清王朝的忠心,所以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革 命者如孙中山及后来的毛泽东等人都是先剪掉自己的辫子以示和专制政权 的决裂)
可是这些清国留学生对辫子的态度如何呢?(他们十分珍视这根辫子……) 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标致”,“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 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 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就是说反话,字面的意思 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事实上,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 使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同学们很可能会举出一些很有趣的例 子)。
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 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给补充一些历史资料:鲁迅去日本留学是什么年代?当时中国是 什么样的状况?(鲁迅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1904年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医,当时正是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侮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 强鉴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补充资料和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 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 到了仙台。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 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 这一点。
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四、 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 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师生总结板书:
r在东京(i一一2)写清国留学生:宣樱花、学跳舞.
〈在仙台(3一一35)写

藤野先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5-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