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素材
6S管理制度
课程安排
6S的起源与释义
6S管理内容
6S现场管理
6S的起源与释义
5S/6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生产、工作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在日本企业广泛流行的一种管理方法。
起源地:日本
6S的起源与释义
1955年提出“2S”,即整理、整顿,“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后来生产控制和品质的需要,逐步的提出了另外的3S,即“清扫、清洁、素养”。
1986年日本的5S/6S专著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掀起了5S/6S的热潮。
现在,5S/6S不但在日本流行,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企业学习与应用的一种潮流。
6S管理内容
6S管理制度
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ietsu)
素养(Shitsuke)
安全(Security)
6S管理内容
一、6S管理的6个要素:
(Seiri) :
整理的定义: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出来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
整理对象:主要在清理现场被占有而无效用的“空间”
目的:清除凌乱的根源,腾出空间,空间合理利用,防止误用、 勿送,打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6S管理内容
一、6S管理的6个要素:
(Seiton) :
整顿的定义: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示。
整顿对象:主要在减少任意浪费时间的场所。
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节省寻找物品的时间,这是提高效率的基础。
6S管理内容
一、6S管理的6个要素:
(Seiso) :
清扫的定义:将工作场所内看的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当设备出现异常时马上及时进行修理,使之恢复正常运转状态。清扫过程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去,或者表示出来放在仓库之中。从而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清扫对象:主要在消除工作现场各处所发生的“脏、污”。
目的: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保持整理、整顿成果;稳定设备、设施、环境质量、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防止环境污染。
6S管理内容
一、6S管理的6个要素:
(Seietsu) :
清洁的定义: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是工作人员觉得整洁、卫生。
清洁对象:工作区域、环境。
目的:养成持久有效的情节习惯,维持和巩固整理、整顿、清扫的成果。
6S管理内容
一、6S管理的6个要素:
(Shitsuke) :
素养的定义:每位成员养成良好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成习惯性)。
素养对象:主要在通过持续不断的6S活动中,改善习惯、提升品德。
目的:提升员工素质,使之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营造团队精神。
6s管理制度(免费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