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宋八大家》读后心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宋八大家》读后心得.doc《唐宋八大家》读后心得
《唐宋八大家》读后心得我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在
工作之余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把它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精神 动力,”清风书橱” 开通后,我有幸借阅到一本难得的好书一《唐宋八大家》。
这八大家是唐宋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宋 代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
的文章不但震颤唐宋文坛, 文学之林,在长期实践中, 韩愈构思精巧,气盛言宜; 阳修唱叹多情,从容不迫, 文创作取得很高的成就外,
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炳彪于 铸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 柳宗元思理深邃,牢笼百态,欧 苏轼行云流水,随物赋形。除散 诗词方面亦有可观之作,韩柳的 诗,欧阳修、苏轼的词,均当之无愧地属于大家行列。这表 明唐宋诸家在文学自觉艺术的追求上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 有的巨大超越,在创作实践中摆脱了音律,辞藻的重重束缚, 在熔冶古人与时人语言的基础上,吸取各方面艺术技巧,从 而创造出随势而异,新颖完美的艺术形式,这种继承与发展 的特质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读唐宋八大家,印象 最深刻的一篇是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孟郊是唐代著名的 苦吟诗人,怀才不遇,仕途偃蹇,46岁才中进士,56岁才
任某县县尉。韩愈与他交情甚笃,非常同情他,于孟郊赴任 某县县尉前,写了一篇临别赠言,文章提出了 “物不得其平 则鸣"这个著名论断,围绕这个论断,又阐述了两点,一是 文学和时代是密切联系的,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文学,古 今各个时代都有表现时代精神的善鸣者,他们的作品都是时 代精神的表现;二是作家必须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的作 品,并高度赞扬了孟郊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阐发了许多 议论,寓意深刻,比喻生动。中这样写道:“大凡物不得其 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 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其歌也有思,其哭 也有乐也,其于人也亦然章的意思是:大抵事物不能 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草木原来并没有声音,风一吹,它们 才发出声音。水原来也没有声音,风吹动便发出声音。水腾 涌是有东西堵住了它,水奔流是有东西阻碍了它,水沸腾是 有东西在烧它。钟磬等乐器原来并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才 发出声音。人对于言论也是如此,有了不可抑制的感情才表 达出来。人们歌咏是因为有了思念的感情,哭泣是因为有了 怀念的感情。一切从嘴里发出来成为声音的,可能都有不平 的缘故!音乐是人们心里有所郁结然后向外发泄出来的,人 们常常选择那些善于发声的东西并借助它们来发出声音。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是最善于发出声 音的事物。自然界对于时令也是如此,它常常选择那些善于
发声的东西来表示,所以春天用鸟来鸣叫,夏季天用雷来轰 鸣,秋天用虫来吟唧,冬天用风来呼啸。四个季节的递相推 移,可能都有不得起平静的缘故!此篇文章一读便使人眼前 一亮,颇有新意,不得不佩服作者敏锐的洞察力,使人惊叹不 已•,这种情况对 于人来说也是如此,人的声音的精华是语言,文辞又是语言 中的精华所在。特别要选择那些敢于抒发感情的人并借助它 们来表示。在唐尧,虞舜时代,咎陶、大禹是善鸣之人,当 时就是靠它们来发表时代的声音。夏朝,太康的五个弟弟用 它们的歌来表达当时的声音,伊尹表达了商王朝声音

《唐宋八大家》读后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1-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