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le was written in 2021
传承国学构筑师生幸福人生
传承国学 构筑师生幸福人生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路小学
校长 沈世欣
一、为什么要传承国学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正在遭受社会、生态、心灵三大危机的折磨与威胁。心灵危机主要表现在伦理道德沦丧,人心越来越坏。如何解决人的道德缺失问题,东西方各个国家纷纷寻找各种途径。西方国家文化核心价值观是竞争—斗争—战争;(二战以后局部战争不断发生)东方文化以中国为代表,其核心价值观是仁爱—互爱—大同。竞争有他的长处,然而,竞争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人的自私自利性,这是它的短处。而中国文化的长处是互助,互助是人类进化的原则。互助对于克服自私自利性,促进人的进化和社会和谐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因为如此,198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会议在宣言中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学寻找智慧。”
我校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衍水河畔西侧,地处文庙公园,大部分学生都在公园附近居住,他们时刻出入公园,目睹圣人的风采,感受先哲的聪慧。祖先的孝顺、诚信、勤劳、善良从小根植于他们心中。这些美好的品质正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2009年2月,学校组建成了新的领导班子,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利用我校有利的地理位置,
进行“传承国学、诵读经典”课题研究。
二、怎样搞这项课题
在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进程中,我校一直以“净化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灵,切实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目的,采取合理的措施。
(一)坚持原则——准确定位与普遍参与
1、全员参与原则
课题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程参与;面向全体教师,坚持普遍参与;面向全体家长,坚持重点参与。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让师生及家长共同受到教育。
2、课程明理原则
我们坚持以课程作为教育学生的主渠道,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懂得“孝”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
3、活动导行原则
学习《弟子规》目的是让学生在家做孝子,在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最终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因此,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在各种小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他们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
(二)传承历史——课程与活动共同推进
两年来,我校以经典诵读活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传承国学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经典诵读校园,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
1、构建经典校园文化环境。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我们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在教学楼一楼正厅设计了“诵读经典 传承国学”、“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德、做博学之人”以及“孔子简介”、“现代人传承国学的意义”版块。教学楼内里建有“经典长廊”,一楼是漫画版的《三字经》长廊;二楼是漫画版的《论语》长廊;三楼是经典唐诗长廊;四楼是经典故事长廊。厢楼三四楼设有经典阅读长廊。各班教室、走廊墙壁围绕“诵读经典 传承国学”主题,进行了精心布置。
2、精心编辑校本教材。
精心组织教师编制校本教材,一—三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辅以《唐诗》。四—六年级学生诵读《论语》,四年级辅以《唐诗》,五、六年级辅以《宋词》。
把《弟子规》、《论语》、《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穿插到
传承国学构筑师生幸福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