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荷塘月色》教案(高一).rar--荷塘月色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荷塘月色》教案(高一).rar--荷塘月色教案.doc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1、揣摩语言,学习语言运用技巧,比喻、通感等修辞方 法的巧妙运用。
2、 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 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文入境,品味作品语言。
2、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背景
作者背景:
朱自清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中学时我们曾学过他一篇著 名的散文,大家还记得吗?对,是《背影》!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现代著名散文家、 诗人、学者,并以其灿烂的才华、绚丽的诗文以及辉煌的学术 成就饮誉中外。朱自清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1922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文坛关注。
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则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 基础。
朱自清曾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大家还记得
毛泽东的政论名篇《别了,司徒雷登》吗?毛泽东在文中这样
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
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 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载入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也赢得了我们对他深深的敬 意!
然而,由于贫病交加,朱自清倒在了蒋家王朝最后一个冬 天,也倒在新中国的晨曦之中。他去世的时候年仅48岁。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另一篇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
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大家回想一下,当时我国 正处于什么时期?——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 地,大革命失败了,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 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既做不到弃笔从戎,又始终平息 不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恶,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抑郁 不平。
《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 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 的中心之一,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这篇 散文通过对冷清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 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 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二、下面大家通读全文,了解一下文章的大致脉络,思考文章的中心 思想并分段。
了解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扫清生字词的障碍。大家 在朗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查字典,然后做这道题。
下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弥望(mi充满)倩影(qidn美丽)风姿(zi姿态)
B、 温馨(xing芳香)宛然(wdn仿佛)惊诧(chd惊奇)
C、 蓊郁(w^ng茂盛)厄梦(仓可怕的)恩泽(z仓恩惠)
D、 袅娜(liao luo柔美的样子)风致(zhl美的姿态)倏地(shfi 极快的)
答案应该选A。
三、大家谈谈对这篇散文的整体印象!
对,很优美,充满着淡淡的喜悦,又不时流露出淡淡的 忧伤。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这篇散文可以分几部分,为什么这么 分呢?
很明显,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 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第二大段,(2—6 自然段)是全文的主体,

《荷塘月色》教案(高一).rar--荷塘月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1 KB
  • 时间2021-05-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