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教案.doc广东实验中学教学设计
任教老师:杨芳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选修9
课题:《项羽本纪》
授课时间:2010-03-04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文学常识,掌握常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疏通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细节,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正面侧面
描写相结合、反衬手法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评价人物形象。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细节,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反衬手法表现人物的写作特点。
难点:辩证地评价人物形象。
三、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项羽本纪》中“少怀壮志、叱咤风云”两节, 并疏通了 “垓下悲歌”第1自然段的文意。上节课结束时,我给大家布置了预习 作业,自己完成后几段的翻译,并找出你认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特殊语法现 象。现在我找同学来说说你圈画的重点。(指定1 -2个学生回答)
除了刚才同学找出的字词外,我也提出几个注意的地方。(播放课件“存 实基础”)
如果出现重复,那么就肯定学生的预习工作以及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下面给两分钟时间,同学们自由散读“垓下悲歌”这一部分,结合你自己 的预习和老师、同学的提醒,边读边疏通文意。(学生读课文,教师板书“垓 下悲歌”)
(-)新课学习
概括情节
现在,我们整体看“垓下悲歌”这一节,我找一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本节的主要内容。(指定1个学生回答)
合作分析
从刚才***的概括中,我们抽取“悲歌别姬、东城之战、乌江自刎”三个 小情节。(概书)给3分钟的时间,4人小组合作,任选其中一个情节,分析 该情节表现了项羽怎样的内心情感,凸现了他怎样的形象(性格),总结塑造人 物的方法。(播放课件“合作分析”)
小组派代表谈谈你们对项羽的赏析。教师注意引导点拨。
引导:“悲歌别姬”中表现了项羽怎样的内心,凸现他怎样的形象?
重点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性格:
重要细节(词语)体会:惊、夜起、饮帐中(满心忧虑,他会想些什么?)、 泣数行下(百感交集的热泪喷涌)、左右皆泣,莫能仰视(面对一向刚猛矜持的 英雄落泪,受到感染,跟着落泪,不敢看,也不忍看,既敬畏项羽,又害怕伤 及项羽自尊)
《垓下歌》
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陷入困境的愁闷无奈 别离爱姬的痛苦
昔荣今枯的悔恨 英雄末路的悲叹
学生自主分析完“悲歌别姬”后,组织学生再次朗读《垓下歌》,体会气盖 一世的英雄穷途末路的悲慨。(一人读,全班读) 引导:你如何评价“东城之战”中项羽“为公取彼一将”等行为?
显示项羽勇猛无比的神威、凸现项羽叱咤风云的形象。项羽的崇高也体现在他 虽至末路仍显英雄之本色的崇高。
逞一时之勇,不顾大局(此时的根本任务是突出重围)
个人英雄主义他这样做仅仅就是为了证明“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并 无多少实际意义。
刚愎自用,不知悔悟,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确的,不承认自己的性格弱点、 战略失误和(某些)行为错误(如屠城坑卒)
作为统帅,项羽在这时主张快战,快战和决战是不一样的。决战有胜负难 分、一决雌雄的意思,也就是还有求胜的想法,快战则只求痛快于一时,不过 逞匹夫之勇而己,完全不计后果。“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
《项羽本纪》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