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重点:
1、品味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感悟亲情美。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有一种水,能让人喝醉,这种水叫做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做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们年纪大了,孱弱的双肩已经不堪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1、作者介绍
莫怀戚:1951年出生,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人。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2、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嫩芽(nèn)咕咕叫(gū)分歧(qí)粼粼(lín)熬过(āo)拆开(chāi)
(2)解释下列词语
信服:相信并佩服。
分歧:意见不一致。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3)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一家三代四口人在田野上散步。
(4)课文中共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我”是主要人物,一般来说,作者笔墨较多,作用较大,最能表现主题的就是主要人物。
(5)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祖孙俩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而母亲又改变了主意,走小路。
二、研读入境,感知人物
1、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思是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2、从这一家的散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间真情?
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尊老爱幼;一家人的幸福和谐。
3、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三、课堂总结
文章主旨:
写作特点:
1、视角独特,以小见大,文章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以小见大,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亲爱的关系。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写了“我”对妻儿的挚爱,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我的妻子”对儿子的母爱,从而有
《散步》(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