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游褒禅山记》.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游褒禅山记》
  A.课时安排:三教时。2001年3月7~8日No
  B.教学目的:
  :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古文的字词句篇。
  :
  ;
  ,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
  :精读课。
  :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等。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中以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
  。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

《游褒禅山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