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_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do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_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据说在播出期间,收视率高达35%,高于新闻联播。参观山西乔家大院旧址的人数也从原来每天一万人增至10万人。利用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在广西开会期间的两次空闲时间,我就《乔家大院》的音乐及其他创作问题与赵季平深入长谈。谈后深感获益匪浅。一、 风格于:继《大宅门》之后,最近又看了你的《乔家大院》。这两部电视连续剧都是以近代中国北方地区民间经商为题材的,音乐都具有浓郁的民间风格,一个京味儿浓郁,一个晋味儿十足,像是姊妹篇。对《乔家大院》的音乐风格,在进入创作之前你是怎样定位、怎样布局的?赵:当时,总制片人孟凡耀从北京飞到西安,给我送来了《乔家大院》的剧本。我和老孟已成功合作过多次,如电视连续剧《水浒》《笑傲江湖》《青衣》等等。听了老孟津津有味的介绍,看了《乔家大院》的剧本,剧中那起伏跌宕的剧情、鲜活的人物性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决定为《乔家大院》作曲。导演胡玫听后也十分高兴。剧本是写晋商的,音乐风格自然要定位为山西音乐风格。于:山西是陕西的近邻,两地在音乐上有不少相近、相通之处,你对山西音乐也一定很熟悉,写《乔家大院》该是手到擒来、轻而易举的吧!赵:不然。虽然我从小生长在陕西,对陕西的民间音乐比较熟悉,对山西民间音乐也有不少积累,但要写出一部成功的电视剧音乐,我是从不马虎的。我写一部电视连续剧音乐的功夫并不亚于写一部器乐作品。当时,我正在为山西省的专题音乐晚会《华夏之根》创作一部民族管弦乐作品,这样,加上《乔家大院》的任务,我便制定了深入生活,学习山西民间音乐的计划。为此,我两次到山西民间去采风。我从晋南到忻州,一路上听民歌,看地方戏,听吹打乐。我在运城地区听当地的民间小剧种,在临汾看蒲剧,在平遥听晋中秧歌,在太原听晋剧。那些地方小戏,“土”得掉渣,但韵味十足。我在忻州听农民乐队演奏吹打乐,吹民间曲牌、晋剧唱腔。他们还能组织上百人的唢呐乐队,那场面和气势,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令人震惊! 两次到山西采风,收益不浅。当然,对民间音乐的学录几个民间曲调作为素材,然后再原封不动地引用就行了,那只是一点儿皮毛。要安下心来,肯于吃苦。这是个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拼命地吸收,把营养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你再“吐”出来的东西就不一样了。于:片中的音乐不论是使用民乐还是用西洋管弦乐队,山西味儿都很浓。在音乐风格这一点上,你的创作很成功,受到观众的喜爱。在这方面你是怎样设计、怎样安排的?赵:首先,对原始素材不能简单地引用。我从平时的积累和采风中学习到的晋剧、山西民歌、吹打乐等音乐素材中提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因素,诸如旋法、调式、节奏等等,根据剧情需要运用到自己新的创作中。山西民歌中,徵调式的比较多,角音的运用也非常有个性。当然,也不排除在必要时适当地引用一点儿原始素材,但要用得巧妙,在形态和配器上也要有所变化、对比。于:好像山西民歌《看秧歌》的影子在片子里时隐时现。赵:对,更多是用在表现欢快情绪时,但在其他地方也用了。于:在吊孝那场戏中,几次出现长笛独奏《看秧歌》的片段,慢速并拉宽节奏型,表现了极度的悲伤。同样的素材,居然能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情绪。赵: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需要作不同的加工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 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yx110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