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护理复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护理复习.doc中医复习
1、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目前发现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2、 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一《黄帝内经》。
3、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人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 寒论》是中医学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制论进行证候分 类。
4、 摄生:即养生,是指保养身体、祛病延年的意思,它是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
5、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6、 宋元时期出现了各家学说的学术争鸣,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历史上所说的“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张了和为代表的“攻下派”;李东垣为代表的“补土派”;朱 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
7、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 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的联系起来;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是人们 通过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证,又称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 的病理概括。症状是疾病的现象,证候是疾病的本质。
8、 辨证论治:所谓辩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 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所谓论 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9、 在临床治疗时,可以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 法来处理。辨证论治注重“人”、“病”、“证”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10、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相互 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11、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 化。
1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指导疾病的治疗。
13、 五行的五是指木、火、水、金、土五种基本物质,行即运动变化、运行不息。五行即指 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14、 五行生克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正常规律,在自然界属于正常现象,在人体则属于生理现象; 五行乘侮,实际上是反常情况下的相克现象,在自然界属于异常情况,在人体则属于病 理现象。
相生,即相互资生、助长、促进。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 金、金克木。
相乘即相克太过,次序与相克一样。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
15、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其共同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的功能是受盛和传化谷水。
奇恒之腑:即脑、髓、脉、胆、女子包。
16、 脾的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
怎么理解脾主运化?
(1) 脾主运化是指脾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吸收的水谷精微加以转 化且输布到全身的生理作用;(2)脾将吸收的精微物质传输到全身;(3)在心肺等脏 的作用下,脾将

中医护理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