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投资指南及猪场建设日期: 2005-01-27 ?场址的选择 1. 地形地势猪场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 2. 交通便利猪场必须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干道,最好离主要干道 400 米以上,同时,要距离居民点 500 米以上。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3. 水源水质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 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 的要求。 4. 场地面积猪场占地面积依据猪场生产的任务、性质、规模和场地的总体情况而定。生产区面积一般可按每头繁殖母猪 40 ~ 50 平方米或每头上市商品猪 3~4 平方米计划。猪场的规划与布局 1. 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这是猪场中的主要建筑区,一般建筑面积约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 70 %~ 80 %。种猪舍要求与其他猪舍隔开, 形成种猪区。种猪区应设在人流较少和猪场的上风向, 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 防止母猪的气味对公猪形成不良刺激, 同时可利用公猪的气味刺激母猪发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 又要接近培育猪舍。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 且离出猪台较近。在设计时,使猪舍方向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成 30 ~ 60 度角,使每排猪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风条件。总之,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 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从而在布局上做到对生产最为有利。在生产区的入口处, 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 以便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2. 饲养管理区饲养管理区包括猪场生产管理必需的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饲料仓库、修理车间; 变电所、锅炉房、水泵房等。它们和日常的饲养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这个区应该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这些建筑物应远离生产区,设在下风向、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影响生产猪群。 4. 兽医室应设在生产区内,只对区内开门,为便于病猪处理,通常设在下风方向。 5. 生活区包括办公室、接待室、财务室、食堂、宿舍等,这是管理人员和家属日常生活的地方,应单独设立。一般设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此外猪场周围应建围墙或设防疫沟, 以防兽害和避免闲杂人员进入场区。 6. 道路道路对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对卫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内道路应净、污分道, 互不交叉, 出入口分开。净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饲料、产品的运输, 污道为运输粪便、病猪和废弃设备的专用道。 7. 水塔水塔自设水塔是清洁饮水正常供应的保证,位置选择要与水源条件相适应,且应安排在猪场最高处。 8. 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也可以防暑、防寒, 改善猪场的小气候, 同时还可以减弱噪声, 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猪场总体布局时,一定要考虑和安排好绿化。猪舍的建筑设计 1. 猪舍的形式(1) 按屋顶形式分猪舍有单坡式、双坡式等。单坡式一般跨度小,结构简单,造价低,光照和通风好,适合小规模猪场。双坡式一般跨度大,双列猪舍和多列猪舍常用该形式,其保温效果好,但投资较多。(2) 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猪舍有开放式、半开放式
养猪生产投资指南及猪场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