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孔子的一生》一、生于礼坏乐崩的乱世孔子生于公元前 551 年到 479 年,在这个年代前面有夏朝四百多年,商朝六百多年,到周朝的时候, 从开国到孔子有五百多年了, 而周朝分为两部分, 西周跟东周。孔子的时代是在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跟战国两个时代, 孔子是春秋时代末期, 他生命结束的时候, 春秋时代也随之结束了。那是一个乱世, 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因为天下乱了, 每一个人念念书都要问,怎么样从古人的智慧找到一个方法帮助现在的人?人总是要设法活下去,并且活得有尊严, 所以才会有百家齐放的现象。孔子是最特殊的一位, 最有成就的一位。但是如果进一步去认识他的背景,就会觉得他是天下最可怜的人之一。他的祖先是商朝人,商朝被周朝取代之后,周朝就把商朝的后裔封在宋国,所以孔子的祖先在宋国是国君的儿子, 但是古代的封建社会, 做儿子没用, 要做嫡长子, 就是长子, 并且还要是妻所生的, 这样才能接位。所以他的祖先没有接到国君的位置, 只能传五代, 五代之后就另外分出去成为家族, 所以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君的儿子, 传到第五代分出去叫做孔父嘉, 所以后来孔子姓孔是来自于这个背景。后来他们一家人被迫害,逃到了鲁国,孔子是到鲁国之后第六代。孔子的父亲是一位陬邑的县长, 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力士, 非常勇壮, 带兵作战非常勇敢, 曾经因为他的功绩可以当到县长。他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 孔子的父亲生了九个女儿, 在古代的社会他希望有个儿子可以祭祀祖先、继承家业。所以他父亲第二次结婚, 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孟皮, 他的腿有点残障, 这也不太理想。所以他到了六十几岁的时候才遇到了孔子的母亲, 孔子的母亲还不到二十。他们在一起生下了孔子, 但是生下孔子之后, 前面已经有两位大娘、二娘, 所以他们就受到排斥, 母亲就带着孔子回到曲阜,就是他母亲的老家。他母亲一个人把孔子抚养到了十七岁,母亲也过世了, 母亲过世的时候, 孔子希望把母亲、父亲合葬。但他找不到父亲的坟墓, 他母亲也从来不跟他谈父亲的事。所以孔子从邻居的长辈口中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叔梁纥, 是一位县长。他好像忽然发现自己的身世, 觉得很高兴, 觉得自己也是跟贵族有关系。在社会上可以发展, 但他并没有受到特殊的礼遇,这是他的背景。二、生命的第一个转折点:立志求学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小时候受的是乡村教育,第一个是文化常识,譬如说你是鲁国人,你就要知道鲁国怎么来的。第二个,他要学基本的武艺。因为男孩子过了十五岁之后,将来就可以服兵役了,要学这种基本的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孔子到十五岁本来就失学了, 所以他说自己第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求学, 这就是孔子生命第一个转折点。孔子还学载,他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苌弘。三十而立,叫做立于礼。你学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在社会上也有工作。那么你就可以以合理的方式跟别人互动。那么到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没有什么疑惑了。在《论语》里面有两段话提到迷惑, 一段话是说感情的问题。他的学生子张请教说, 怎么样叫做迷惑呢?孔子说你爱一个人, 就希望他一直活着; 你恨一个人, 就希望他立刻死掉。对同一个人, 又爱又恨就是迷惑。当时你听了会觉得很奇怪,说孔子怎么对感情有这么深的理解呢?古代人没有机会自由恋爱的。但是孔子也知道, 这个感情对一个
孔子的一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