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 9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译成的早中熟、少刺型杂种一代。主要性状生长势强,第一雌花始于主蔓 3-5 节,每隔 2-4 节出现一雌花,前期主蔓结瓜,中后期侧蔓结瓜为主,雌花节多为双瓜。瓜短圆筒形,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柄短,刺瘤稀,白刺,无棱, 瓜长 15- 20 厘米, 品质中上等。 60 000 千克/ 公顷以上。抗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适宜春棚、早春茬日光温室以及秋棚延后栽培。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早春荐日光温室 1 月中旬育苗, 2 月中旬定植,3 月中旬始收。春棚 2 月中旬直播,9 月始收。栽苗 37 500 - 45 000 株/ 公顷,畦宽 米(大行 90 厘米,小行 50 厘米,株距 36 厘米)施足底肥,勤追肥,勤采收。侧枝留二叶一瓜摘心。津春 2号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一代杂种。 1993 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性状早熟, 第一雌花着生节位 3-4节, 以后每隔 1-2 节结瓜, 单性结实率强, 从播种至始收 65天, 前期产量比长春密刺提高 20% , 总产量提高 30% 。植株生长势中等, 株型紧凑, 主蔓结瓜为主。分枝少, 叶片较大厚实,回头瓜多。瓜棍棒形,深绿色,白刺较密,棱瘤明显, 瓜长 32 厘米,单瓜重 200 克。瓜柄短,肉厚,商品性好。抗霜霉病、折粉病能力强。适于早春大、中、小棚栽培, 也适用于春、秋露地和秋延后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 2 月下旬至 1 月上旬播种,苗龄 40 天。栽苗 52 500 - 60 000 株/ 公顷。商品瓜及时采收。津春 1号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杂种一代。 1996 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性状植株生长势强, 叶片中等大小, 以主蔓结瓜为主, 节成性好, 不易化瓜, 适宜密植。单果重 150 克, 刺瘤中等, 白刺, 瓜条深绿色, 瓜柄较短。高抗黑星病, 兼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早熟丰产,适于早春保护地栽培。栽培技术要点从播种到始收 65 天,苗龄 35 天,栽苗 52500 株/ 公顷,商品瓜及时采收。长春密刺长春市地方品种。黑龙江、北京、江苏、山东、天津、山西、青海、内蒙古、河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1990 年审定。主要性状植株长势较强, 茎粗, 节间短, 分枝力踵, 叶片深绿色, 主蔓 3-4 节开始结瓜, 瓜码密, 雌花节率高, 回头瓜多。嫩瓜青绿色, 棍棒形,棱不明显,瘤密,白刺,瓜长 30- 40 厘米,单瓜重 200 克。春季大棚定植后 25 天开始采收,产量 75 000 - 150 000 千克/ 公顷,品质好。抗枯萎病, 不抗霜霉病, 耐寒性较强, 喜肥。适于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在天津早春大棚栽培, 1 月上旬育苗, 3 月上中旬定植,苗龄 55 天左右。变温育苗,促进花芽分化。尽是降低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每公顷栽苗 75 000 - 82 500 株。中农 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早中熟杂种一代。主要性状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 2-4 节,每隔 1-3 节出现一雌花, 瓜码较密。瓜条商品性极佳, 瓜长棒形, 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柄短,刺瘤稀密中等,白刺,无棱。瓜长 25- 32 厘米, 质脆, 味甜。前期产量高,
春大棚黄瓜品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