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结课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结课论文作者:崔凤影学号:1066129229 电话: ********** 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日期: 2011 年 12月 24日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作者:崔凤影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应化 10-2 班摘要: 生物体性状的相对稳定——遗传和变异。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 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 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 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遗传可以发生变异,发生的变异可以遗传, 关键词:性状、遗传、环境、变异。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即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性状上的相对稳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生物的遗传。在生物的繁殖过程中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即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不会完全相同。例如, 同一个稻穗上的籽粒, 长成的植株在性状上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甚至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这种差异是表现,就是生物的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活动中的一对矛盾, 既对立又统一。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 而变异则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 不可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 没有变异, 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物种的形成, 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生物界。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一般只表现于当代,不能遗传下去。也就是说,变异可分为两大类: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这里要强调指出,这两类变异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长期定向的影响和选择, 由量变的积累可以转化为质变, 不遗传的变异就有可能形成为遗传的变异。生物性状的遗传, 以生殖细胞作为桥梁。即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分裂后, 当配子形成合子时, 又恢复了亲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内容。而 DNA 恰是染色体重要的成分,所以,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AN 片段。遗传物质的变化发展规律, 直接关系到生命物质运动中的稳定和不稳定。遗传物质的稳定传递, 使生物表现出遗传, 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稳定发展; 遗传物质的不稳定传递, 使生物表现出变异, 这关系到生物种族的向前发展进化。这充分体现了生命物质(主要是核酸、蛋白质)运动和变化发展的一些重要规律。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是最早观察到的染色体与遗传有关的现象。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因为绝大部分的遗传物质( DNA ) 是在染色体上的。也有少量的 DN A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所以线粒体和叶绿体被称为遗传物质的次要载体。在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根据生物性状在群体( 自然群体或杂交后代群体) 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将其划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大类。由于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性变异,对于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 能够用孟德尔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根据所具相对性状的差异, 将各个体明确地分组归类, 可以求出各类型间所包含个体数目的比例关系, 并可用文字形容和描述各类型的特征。由于数量性状在自然群体或杂交后代的分离群体内, 不同个体间表现为连续性变异,各个体不能用孟德尔方法作出明确的分组归类, 不能用分析质量性状的方法来分析数量性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zhenrgjiangh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