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问题结构 2009-08-02 23:30:53 阅读 1481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订阅常有人问起“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的相关问题此处一并答复 1、“楼层位移比”1 定义——“楼层位移比”指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比值 2 目的——限制结构的扭转 3 计算要求——考虑偶然偏心注意不考虑双向地震。 2、“层间位移角”1 定义——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 2 目的——控制结构的侧向刚度 3计算要求——不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3、综合说明 1 现行规范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对结构扭转和侧向刚度的控制即通过对“扭转位移比”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扭转的目的通过对“层间位移角”的控制达到限制结构最小侧向刚度的目的。2对“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宏观的。“层间位移角”计算时只需考虑结构自身的扭转藕联无需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3 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本质是对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的一种放大属于承载能力计算范畴不涉及对结构扭转控制的判别和对结构抗侧刚度大小的判断。4 常有单位要求按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控制“扭转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这是没有依据的。但对特别重要或特别复杂的结构作为一种高于规范标准的性能设计要求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 4 、相关索引 1 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第 条规定先计算在刚性楼板、偶然偏心情况下的扭转位移比当扭转位移比大于等于 时分别按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计算再取最不利的扭转位移比进行扭转不规则判别。博主提示请注意这是很严格的要求。2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徐培福主编第 195页图 . 7 先按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扭转位移比根据计算结果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一是当扭转位移比小于 时按偶然偏心计算二是当扭转位移比大于等于 时按双向地震计算。再根据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对结构的扭转不规则进行判别。博主提示请注意这里对采用双向地震的判别是比1 放松许多注意这里的规定都是对复杂高层建筑而言的对一般工程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这样严格的判别。转载与朱炳寅老师以下网友的问题回答朱总谈到楼层位移比是限制结构的扭转扭平周期比也是控制结构扭转一直没有搞清楚二者对于扭转的控制实质上是一致的还是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控制回答“豆豆居”限制楼层位移比是限制结构实际扭转的量值限制扭转平动周期比限制的是结构的抗扭能力扭转周期过大说明该结构抗扭能力弱注意结构不一定有扭转可能是完全对称的结构这类结构一旦遭遇意外扭转情况将会导致较大的扭转破坏。朱总请教一个和本文内容无关的问题。多塔结构转换层设置在塔楼内时该采取何种加强措施规范条文说明不够详细。回答“吴客”你说的这种情况属于“多重复杂结构”不是采取简单加强措施所能解决的按建设部【建质 2006 第 220 号】文件要求一般应进行超限审查建议慎重考虑。当高层住宅平面很多存在平面两项不规则时偶然偏心时位移比 限值就变成是否要按建设部【建质 2006 第 220 号】文件要求进行超限审查的唯一指标。请问朱总是否在最大层间位移或顶点位移或位移比超 的楼层的层间位移有个具体较小值时可放宽 要求如七度区 100 米剪力墙结构规范要求位移小于 1/100 0 当电算为 1/2000 时 指标可放宽
楼层位移比”和“层间位移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