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 教材分析
作为高中起始年级的语文第一单元“诗歌教学”,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读诗的热情与兴趣,在吟诵涵咏中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和审美情趣。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容易引人误读。其诗歌语言清新,意象明净,诗情温暖,给人以美的享受;但作为诗人最后的生命绝唱,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以及诗人深沉的孤独和苦闷。所以,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泡出诗味,品出诗情,突破理解的重难点。
2、 学情分析
学生对此诗会有阅读兴趣。虽然不了解这首诗,但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温暖的句子学生很熟悉。(韩寒、郭敬明等少年作者常引用)同时,诗人特殊的经历和死亡选择也会让人产生探寻诗作之外的人世之情的愿望。
高一新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待教师设疑启发,引导补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通过齐读、自由诵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逐步深入、由浅入深地品读品味诗歌,涵咏诗意。
2、通过设疑提问,启发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品读诗歌意象,深味唯美的画面中隐藏的悲哀和苦闷之情。
2、审视诗人背弃人世、封闭自我的消极解脱,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迎向开阔的人生。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
四、设计思路:
赏析诗歌,关键要阅读者能真正地把心沉浸在诗歌意象勾勒的画面、营造的氛围中,深入理解作品中流淌出的诗心真情。所以我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促思”,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作品、赏析诗歌。
同时,诗人选择死亡背弃人世的消极方式,需要教师作客观积极的引导,所以我设计“我对海子说一句话”的环节作收束,引导学生走出诗歌,积极迎向开阔的人生。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既重视文本挖掘,知人论世评价作品。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
导入诗歌
1、导入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1989),他的一生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一样短暂,才25岁就在冰冷的铁轨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留给人们深深地叹息。如泰戈尔的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爱写诗的傻瓜,但是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个圣徒。
人们称誉他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当代先锋诗人,“诗坛怪杰”。
他的朋友西川说:“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地燃烧,然后突然爆炸。”
评论家谢冕说,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由他人对海子的高度评价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诗人在死前2个月写下的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广为流传,打动了许许多多人的心。今天看到这首诗的标题,假想你此刻正在面朝广阔无垠的大海,你能看见春天花开的景象吗?(不能)
为什么诗人就能看见春天生机盎然的美景?(内心想象的图画,理想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