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导学案设计(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意义。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句,领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知识链接
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任务一文言积累
1、朗读课文,并为生字注音
忠谏()裨补()遗()陛下攸()咨()
阕()陟()罚臧()否()行()阵倾颓()
苟()全猥()自夙()夜驽()钝
攘()除崩殂()诹()斟()酌()
妄()自菲()薄咎()桓()裨()
2、结合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译读全文,积累下列字词
(1)解释词义
崩殂:疲敝:秋:淑均:
殊遇:遗:
光:恢弘:
妄自菲薄:猥自枉屈:
引喻失义:夙夜忧叹:
陟罚臧否:斟酌损益:
作奸犯科:谘诹善道:
平明之理:察纳雅言:
导学一
A、对学(2')
对子之间互相听读,互相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B、群学(3')
小组长主持:
综合组内自研任务一的成果,合作预演,进行评价规范。
C、汇报性展示(10')
组与组之间推荐成员进行PK展示,由教师主持,教师点评。
志虑忠纯:彰其咎:
裨补阙漏:开张圣听:
优劣得所:
(2)古今异义词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今:)
2、臣本布衣。(古:今:)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今:)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今:)
5、由是感激(古:今:)
6、诚宜开张圣听(古:今:)
7、引喻失义(古:今:)
8、先帝知臣谨慎。(古:今:)9、陟罚臧否(古:今:)
10、此臣所以报先帝(古:今:)
(3)词类活用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此皆良实:
攘除奸凶:
亲贤臣,远小人:
优劣得所:
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深入不毛:
北定中原:
任务二精读感悟
1、请在课文中摘引原句,说说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2、请把这些意见进一步综合归纳,
出师表导学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