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玩儿乐高
今年度假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厦门,结果到厦门的第一天就下雨了,于是小牛只能同另一个小伙伴待在家里。幸亏小牛在行李箱中装了满满的乐高,他自己鼓捣起来,另一个小朋友在玩儿兔宝宝毛绒玩具。没一会儿,小女孩儿说兔宝宝饿了,需要照顾,小牛儿就用乐高做了一块儿面包,喂小兔子吃;后来又给小兔子做了一个小床,哄小兔子睡觉;接下来小牛还做了一个小车和一个小飞机给小兔子做玩具。让我和牛爸惊讶的是,他居然还给小兔子做了一个垃圾箱,他说因为小兔子病了会吐,需要垃圾箱。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在美国的家里,客厅里面没有家具,都是小牛的玩具,就是为了让小牛有一个可以尽情发挥的场所。从迷上乐高开始,客厅就是小牛和乐高的天下,从挫败到探索,从简单到复杂,从观察到创造,从两个简单套在一起的乐高块儿到一座功能设施齐全的LegoCity(乐高城),按照主动学习的方式支持小牛的乐高游戏真的是别样有趣,也让我看到了,这样的方式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从这期开始,我想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如何用主动学习的方式支持孩子玩儿乐高。
在大多数家长眼里,乐高绝对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玩具,爱它很简单,理由很多:它能够锻炼孩子的小肌肉,能够让孩子认识形状学会分类,通过读图学习搭建,还锻炼孩子的专注力等等;恨它,也容易:价格贵,性价比不高,孩子可能还拼不好,丢了一两块儿关键的部件,图上的结构就拼不成了,拼完之后,越复杂的越不舍得拆等等。
不得不说,乐高是个培养和发挥孩子创造力的好玩具,但是关键看家长怎么支持孩子玩儿。同沙子和水相比,按图来拼乐高绝对是高结构材料中的高结构。按图拼乐高时,孩子做的是模仿,不是创造,因为结构是预先设计好的,并不是孩子设计的,所以这种方式非但不会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反而会限制创造力的发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让我画房子,我一定是三角形加正方形,太阳永远是圆形或者四分之一圆形,家长们也会觉得:啊,和老师画得一样,真好!按图拼乐高也是一样的,拼好了,家长会说:哇,拼出来了,和图一模一样!真棒啊!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所谓的创造力培养,无非是家长自己的想法而已。孩子在拼乐高方面的创造力是需要基于生活经验的,基于他们对于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基于他们对于立体空间和方位的感知。想要支持孩子玩乐高,需要先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孩子在玩乐高的能力发展上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可能单纯喜欢拼插和拆分的乐趣,有时随便拼,甚至把散开的乐高块儿当成食物或者钱。
:自己随便拼,拼出来后,突然意识到自己拼出来的像什么,或者当你问他你拼的是什么的时候,他会指着只有两块拼在一起的乐高说是“公交车
”。
:在这个阶段,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脑子里已经开始有基本的结构,他会观察挑选什么部件来拼装,并在拼装过程中不断修正,填充更多的细节。
小牛玩乐高就完全体现了孩子发展的过程。
第一步:扔掉说明书
小牛第一次接触乐高是他3岁的时候(因为之前他比较小,我和牛爸都怕他把红红绿绿的小部件吃到嘴里)。朋友送了一套乐高小卡车给小牛当生日礼物,同时朋友也给自己5岁半的儿子买了直升飞机的套装。孩子很高兴,可是不会拼,于是朋友就帮两个孩子按图把卡车和飞机都拼装好。两个孩子都
小牛玩儿乐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