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
初三语文《周公诫子》教案
秦俊凤
河北青县回民中学邮政编码062651
说教学主导思想及思路从看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齐抓并举的境界,从而实现培养发展型人才的教育追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做好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思路便是以人文性与工具性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抓好基础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为最低目标。
说教材 《周公诫子》为九年级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并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选文不仅可读性强,易于记诵,且寓意深刻,读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说学生学生到了九年级,已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说教法本课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首先是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字,并且注释中的主要内容写在重点字词的边上,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课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疏通字面含义后,让学生试着翻译课文,教师给以补充订正。最后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度拓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和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激情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1-3分钟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1-2分钟
1、作者
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
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7-10分钟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3分钟
生字识记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
2、宰相。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
另读(xiāng)1、互相。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
周公诫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