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导读】大学校园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去进行, 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制定。大学校园规划从来不是孤立的, 其与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存在极其密切的关系。大学校园规划一般要围绕和配合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去进行,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大学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制定。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为了统筹兼顾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三者,正确处理和理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于 1999 年6 月在学校原政策研究室和校园规划委员会办公室的基础上, 成立了专门负责研究、制定、修改和落实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的发展规划部,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而且于 2001 年 2 月成立了由许智宏校长担任主任的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以及所属的校园规划委员会、学科规划委员会、事业规划委员会等三个分会,作为学校相关规划的审议机构。此外,北京大学还于 1999 年 11月,由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了由 24 位具有不同学术背景的教授组成的发展规划专家组(专家组成员也是学校发展规划部特聘研究员) ,作为研究学校发展规划的专家系统。北京大学校园规划的三个主要依据之一是北京大学学科发展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 另外两个主要依据分别是北京市总体规划、中关村科技园发展建设规划) 。在北京大学校园规划、学科规划、事业规划三者的关系上,目前校园空间的相对有限与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事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产生的问题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早日实现。一般说来, 北京大学校园既应保持历史的传承性, 体现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又应营建良好的空间环境, 满足学校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需求。但具体说来, 目前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的校园空间和发展余地毕竟十分有限, 同时燕园校区又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寸土寸金,每寸土地都要规划和保护得非常科学而合理,这无疑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在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的规划和保护方面,就消极的微观层面而言, 我们绝不能在十分有限的燕园校区见缝插针, 到处建设, 因为建筑过密、人员太多不仅会破坏燕园校区宝贵的园林特色( 冯友兰先生视“园林特色”为北京大学两大传统之一) ,而且会使燕园校区超负荷运转, 有朝一日也许真的会“挤破校园”。就积极的宏观层面而言,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来也有可能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 北京大学燕园校区不仅属于北京大学, 而且属于全中国甚至全人类。因此, 非常科学而合理地规划和保护好北京大学燕园校区, 无疑也是北京大学广大师生对国家和人类的重要贡献。从北京大学的校园空间看, 北京大学校园由海淀校区、医学部校区、昌平校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为 265 公顷。海淀校区为主校区, 由燕园、燕东园、中关园、蔚秀园、承泽园、畅春园等部分组成,其中以燕园为主要部分。北京大学海淀校区现在占地 公顷,其中燕园校区占地 公顷。从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看, 北京大学拥有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截止 2001 年9 月,已有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医药科学等各种学科的 92 个本
对北京大学校园规划问题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