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注重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所谓预习,就是让学生在老师未教学新知识前提前自学。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或经验来自学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动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或经验来理解新知识。老师还可对学生的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对难以理解的内容打上“?”,并提醒自己在上课时着重听自己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自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上课听讲时有的放矢,达到事倍功半的听课效率。由于预习要在家里进行,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注意与家长进行沟通,调动家长的积极参与,让家长进行配合与监督,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就可形成习惯,一旦形成了习惯,孩子就自然而然地在课前进行预习了。
二、注重培养孩子收拾书本文具的习惯。收拾自己的书本文具看似一件小事,其实这对学生的一辈子影响非常大,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学生不按时交家庭作业或忘带书本文具的情况,一问学生,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家长忘给自己装进书包里了,显然,这样的孩子经常让自己的家长给收拾书包。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宠爱有加,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自己包办代替,以至于出现了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家长都要跟在身边帮着料理生活,这样的孩子今后怎样能适应社会生活呢?这样的孩子什么时候能自立呢?家长什么事情都代替孩子做,这其实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始终要融入这个社会,始终要独立面对或解决很多问题,如果家长从小什么都代替孩子做了,那么孩子就习惯了什么事情都依赖家长,可想而知,孩子是无法自立的。因此,家长如果是真正爱孩子,就应该培养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收拾自己的书本文具完全可以让孩子从小就自己收拾,孩子做完作业以后,就让孩子自己将书本文具收拾进书包,并且放整齐,长期训练,孩子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孩子不至于交不了家庭作业或忘带课本了。
三、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一些成绩差的孩子并不是因为脑子笨不聪明,而是因为听讲的习惯差。要么上课爱和同学讲话,要么上课爱搞东西,要么上课看课外书,要么上课老爱走神……总之,这类学生的注意总是集中不起来听课,导致学习成绩拿不上去,因此,要想让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关键是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但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也不能靠单纯地说教。一方面老师或家长都要给孩子讲明学习的目的,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老师或家长可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勤奋刻苦学习的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自己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坚强的意志力,努力把精力集中在听课上,努力学习。
四、注重培养学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工作中,我也经常会遇到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一遇到难题就退缩的情况。有的孩子,在学习中,一遇到难题就懒于思考。在家里,一遇到不会做的就马上叫爸、妈帮助解决,在学校,一遇到不会做的就不做或去照抄同学的,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就养成了一遇困难就退缩的不好习惯。在学习上,老师或家长都要鼓励孩子敢于向困难挑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孩子遇到困难家长不要急于帮忙解决,要多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勤于思考去完成,如果孩子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战胜难题的,那么,孩子就会体验到自己战胜困难后的快乐,那种快乐是任何高兴的事情都无可代替的。老师或家长还可经常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在学习上如何勤于思考、战胜难题的故事,鼓励孩子向他
好习惯的养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