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班会《梦想都去哪了》文稿(七年级)
主题分析:
人最不能缺少的是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目标,没有动力。而空有梦想不去努力也无济于事。许多时候,我们往往被繁复的琐事和挫折蒙蔽了双眼,忘记了心中的梦想,停止了追寻的脚步。因此,我们应该时常自省:我们的梦想都去哪了?从而找回梦想,继续前行。
选题背景:
学生进入初一的第二个学期,刚升入初中的新鲜感没有了,而随着个人所经历的各种人和事以及在班级中的影响的确立,很多学生开始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甚至排斥学校教育,淡泊人生理想,或者对许多事情过于偏激。尤其是班主任外出学习,不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据任课老师反应,班级中有一部分学生表现较差,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对此,召开本次微班会。
设计理念:
在这节微班会中,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和生活性原则,通过数字故事和教师自身经历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由积极发言,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活动目标:
通过这节微班会让学生意识到:有了梦想就应该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实现梦想,让人生不留遗憾。同时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会从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去完成每一个任务,脚踏实地的学习,一点一点地去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从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活动准备:
向任课老师了解近期班级中学生情况,尤其是老师外出期间学生的表现;上网查询关于梦想的数字故事;制作课件。
实施过程:
一、导入班会,直面问题
师:好久没和同学们一起上班会课了,这节课主要是想了解同学们在老师不在的这段时间的表现,老师也和大家汇报一下我外出学习的一点感悟。首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班级的情况。
生:我觉得这一段时间我们表现的还算可以吧,都挺好的。
生:我们班好几个同学在数学竞赛中获奖了。
生:历史竞赛也有得奖的。 (据任课老师反映,他的表现很糟)
杨:我……我……还可以吧,没犯什么大错误。
师:那就是犯小错误了,说来听听。
杨:就是没交作业,还和英语老师顶嘴了。 王:我抄作业被数学老师发现了。
师:马英杰同学,说说你的表现吧。
马:我给班级扣分了。
师:为什么?
马:吃零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口述,直面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助于接下来环节的进行。
二、巧设故事,引发思考
师:听了同学们的这些表现,老师不免有些难过。还记得上学期你们刚刚升入初中时,每一个人都满脸笑容,热情洋溢;还记得我们在班会课上畅谈梦想;还记得我们一起把梦想拼成心形贴在板报上;还记得我们一起学唱班歌《最初的梦想》……这一幕幕犹在眼前,可是此时此刻,听了同学们的表现,老师不禁想问问大家:我们的梦想都去哪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以教师深情,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回忆,拨动学生心弦。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样一个故事吧,也许同学们能从中获得一点启示。(为同学们播放了数字故事:盲童戴维的故事)
师:故事看完了,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来分享一下。
生:我很惭愧,一个盲童都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却不能。
生:我很感动,戴维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成功的做到了。
生:梦想其实
微班会《梦想都去哪了》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