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文体:不断创变的新闻报道样式“新闻文体”是指新闻的体裁、样式, 是新闻报道的具体而又不同的载体形式, 是新闻事实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的信息内容、表达特色和结构方式的整体形态。近年来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段有了不少新的变化和发展, 在文体上出现了诸如滚动新闻、视觉新闻、图表新闻、预测新闻、数字新闻等新的报道样式。当前新闻文体创变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文体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其发展演变要受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制约, 30 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为新闻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促进了新闻文体的创新演变, 这种变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3 个方面: 1 .文体特征的模糊化、融合性在过去, 新闻文体如消息、通讯、评论等的特征比较明显, 格式比较固定,操作往往程式化。如消息,常常使用“倒金字塔结构”, 行文时通常是导语、主体、结尾的“三段式”。改革开放后的新闻报道逐渐打破了这种定式,或者交叉运用,综合出新;或者传承借鉴, 转化出新, 使得一种文体往往兼有两种甚至更多种文体的特征。这种文体的模糊化、融合性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消息通讯化, 用散文的笔法写消息,减少空话、套话,增强可读性;二是通讯消息化, 强调突出新闻事实;三是评论信息化,从单纯的说理,讲究论点、论据、论证向提供信息转化。近年, 新闻文体向其他学科门类的借鉴更为频繁, 一些媒体学习借鉴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法, 以期给受众新颖的阅读感觉。如有的媒体把新闻报道处理成话剧剧本的样式, 报道分为“片头白、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和片尾白”, 在每一幕小标题下, 按照电影脚本的体例标明地点、人物, 有时还配发照片, 可谓新意迭出、形式独特。 2 .追求新闻传达的视觉效果近几年,新闻报道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视觉效果增强了。一方面, 在现场新闻、通讯、特写等的采写中, 记者有意识地、尽可能地使用一些富于形象化、立体感鲜明的视觉化语言, 通过对事实的逼真性描摹, 赋予新闻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画面感, 给受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 图表新闻作为信息的视觉化叙述方式, 因其简洁易懂、传递快速、冲击力强等优势, 日渐成为流行的新闻表达语言和全新的编辑方式。这不仅是报纸核心竞争力和增长点的一个体现, 也反映出当前新闻文体发展演变的新趋势。 2004 年9 月,恐怖分子制造了别斯兰事件, 上海的《外滩画报》和北京的新京报都使用了以三维仿真图为主, 文字叙述为辅的报道样式, 把难以摄取形象的新闻事物以视觉化的方式转化为直接可感的具体形象,增强了报道的易读性, 提高了传播效果。 3 .整合型报道文体开始流行在网络媒体占据海量信息优势,和传播环境四下漏风的状态下, 想挖独家新闻恐怕已经不现实了。媒体开始由过去的追求独家转而追求独特, 从自采的原创信息和网络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和梳理出更深层的东西,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组合和独特的观点来驾驭这些材料。在这样的新闻采制理念指导下, 无论是文字信息传播还是图形信息传播都可以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整合,形成围绕一件新闻事实的、以“ 1+N ”形态出现的整合型文体。比如, 2008 年9 月神舟七号发射期间, 解放军报报道我国自制的舱外航天服时, 以一篇通讯《掀起你的盖头来——我国“飞天”舱外航天服亮点解读》为主,配置了“相关链接”《假如你穿着普通衣服在太空行走》和新华社的“中国舱外航天服”的立体仿真图
新闻文体:不断创变的新闻报道样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