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非常容易被误解的疾病。孩子调皮好动,不守纪律,常被老师和家长认定是得了多动症。实际上,真正的多动症/注意缺陷是一种脑功能障碍,与大脑中的前额叶、尾状核、胼胝体以及多巴胺的分泌都显著相关。无论是欧洲通用的精神病诊断标准ICD-10,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V,还是我国的诊断标准,对多动症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描述有很多是一致的。网上有非常多的诊断标准,基本都过于简化,容易让人把有多动行为的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下面是最新修订的美国精神病诊断标准DSM-V中对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必须A—E 都 满 足,才是多动症:
-冲动状态,影响功能或发育,具有以下(1)和/或(2)特征:
必需≥下列症状中的6条,持续时间>6个月, 症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并对社会和学业/职业活动带来直接的不良影响。
这些症状不只是对立行为、违抗、敌意、或不理解任务和指令。对于青年和成人(≥ 17岁)至少应有5条症状。
1、注意缺陷症状
、在工作或在其它活动中犯粗心的错误(如,忽视或漏掉细节,工作不精确)。
b.在完成任务或活动中,经常维持注意困难(如,在演讲、谈话或长篇阅读)。
c.当和别人直接交谈时,经常似乎没有倾听(如,即使环境并没有明显干扰也经常走神)。
,并且不能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如,刚开始工作很快就分心并且容易转移目标)。
(如,维持任务顺序困难;乱放物品、材料;工作组织混乱;时间管理无序;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如,学校活动或家务;对于青年或成人来说:准备报告、完成表格、阅读长篇文章)。
(如,学习材料、铅笔、书本;工具、钱包、钥匙、书面作业、眼镜、手机)。
h.无关刺激经常容易引起分心(对于青年和成人可以包括无关想法)。
i.经常忘记日常活动(如,家务、跑腿;对青年和成人包括回电话、付账单、赴约会)
2. 多动/冲动症状
、坐卧不宁。
(例如,在教室、办公室或其它工作环境或需要坚守的环境经常擅离职守)。
(注,青年或成人可限于不安感)。
d.经常不能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
“活动”,似“有发动机驱动”(如,在餐馆、会议场所,时间稍有延长就坐立不安,不能与大家同步)。
。
,就急着回答(如,接话茬、插话)。
(如,排队)。
i.经常打断或干扰别人(如,粗暴插手于谈话、游戏或其他活动;未经许可随便使用他人物品;对于青年和成人包括干扰或插手别人正在做的事)
。
(如在学校、家庭、餐馆、课外班、图书馆等)。
、学业和职业功能。
;也不能由其它精神障碍来解释(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依赖或戒断)。
看到这些描述,大多数
多动症最新指导具体技术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