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服驱虫药注意事项.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儿童服驱虫药注意事项
不少家长认为蛔虫及蛲虫病是常见的病,无足轻重,当孩子面部出现虫斑、夜间磨牙或有腹痛时,常自选驱虫药给孩子服用,有的不见大便中有虫驱出,反复用药。然而驱虫药的选用是有讲究的,用法不当可能发生严重的毒...
  肠道寄生虫病在小儿时期并不少见,其中蛔虫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过去蛔虫感染率在城市高达70%,农村更高到90%以上。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寄生虫病确实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近年蛔虫的感染率在城市仍有20%左右,在农村40%左右,而蛲虫的感染率还要高一些。
  不少家长认为蛔虫及蛲虫病是常见的病,无足轻重,当孩子面部出现“虫斑”、夜间磨牙或有腹痛时,常自选驱虫药给孩子服用,有的不见大便中有虫驱出,反复用药。然而驱虫药的选用是有讲究的,用法不当可能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常用的驱虫西药
  过去常用山道年驱虫,但其毒性较强,不宜在体内久留,常与泻药同用。由于对成虫仅有麻痹作用,对虫卵没有杀灭作用,排出体外后造成再传播,故目前已不用。
  近年用的驱虫药苯咪唑类药有广谱的驱虫效果,它可干涉寄生虫体内代谢,从而影响其生存能力,并对虫卵发育成幼虫有抑制作用。给药后不需同时服用泻药,在服药后的2~4天可见到虫体排出。
  目前常用的苯咪唑类有三种,即左旋咪唑(又称肠虫净)、甲苯咪唑(又称安乐士、驱虫康)、阿苯达唑(又称肠虫清)。以上三药虽然副作用不大,但也会引起恶心、呕吐及腹痛。近年发现个别病人服以上药后10~40天会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头晕、情感淡漠、头痛,甚至抽筋、瘫痪,称为脑炎综合征。因此有咪唑类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的小儿不宜服该药,而对其他药物有过敏的也要慎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不要自行购买服用。
  常用的驱虫中药
  1、使君子
  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所含的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由于味甜,小儿易接受。一般可炒香后嚼服,每天每岁1粒半,总量不超过20粒。要注意不能过量服,否则会引起呃逆、呕吐、眩晕等反应。
  2、苦楝根皮
  可麻痹蛔虫,效力比使君子更强,可单用煎汤服,也可制成糖浆服。小儿用量为6~12克。少数患者可引起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甚至肝功能异常,所以对有肝脏疾病的患儿不宜应用。
  3、槟榔
  能杀灭多种肠道寄生虫,并有轻泻作用,使虫体易排出。与南瓜子一起应用,驱绦虫效果好。常用6~12克。服用后可能会腹泻、多汗。
  4、贯众
  对蛔虫、蛲虫有驱除作用,常与其他杀虫中药配合应用。除了驱虫外,还有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和便血。常用10~12克。
  5、雷丸
  主要用于蛔虫和绦虫。所含有的雷丸素是驱虫的主要成分。因雷丸素不耐热,只能做成丸剂或散剂服用。每次3~6克,研粉吞服。
  6、乌梅丸
  以乌梅为主的多种中药组成,对阵阵腹痛伴有呕吐的胆道蛔虫症有效。每次10克,一日2次。
  服驱虫药注意事项
  1、以前服驱虫药要忌口,而目前的驱虫药不需严格忌口,在驱虫后可吃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制品、鱼、新鲜蔬菜等。
  2、驱虫药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影响,所以

儿童服驱虫药注意事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zw_678
  • 文件大小1.44 MB
  • 时间2021-05-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