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保险欺诈及其防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保险欺诈及其防范保险欺诈及其防范作者:陆爱勤对保险欺诈国际上一般也称保险犯罪。严格意义上说, 保险欺诈较保险犯罪含义更广。保险当事人双方都可能构成保险欺诈。凡保险关系投保人一方不遵守诚信原则,故意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真实情况,诱使保险人承保, 或者利用保险合同内容, 故意制造或捏造保险事故造成保险公司损害, 以谋取保险赔付金的, 均属投保方欺诈。凡保险人在缺乏必要偿付能力或未经批准擅自经营业务, 并利用拟订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机会, 或夸大保险责任范围诱导、欺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均属保险人欺诈。保险欺诈一经实施,必然造成危害结果,有必要严加防范。一、保险欺诈存在的原因保险是一种集社会互助性和科学技术性为一体的经济损失补偿和人身伤害给付制度, 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和减震器。这种制度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发创造的,是依靠众人力量对付各种不可抗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损失的有效方式, 而后人们在运用中又注入了近代科学技术成果如大数法则、概率规则和平均律, 使之蕴涵科学性质而更富生命力。而今保险制度已经历 600 多年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本身已相当完备了。然而为什么还会产生保险欺诈这一负面效应呢? 原因之一是不良动机者恶意利用保险内在运行机理的特殊性质。保险运行的基本原理是组织社会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的忧虑者, 分险种类别组合成各个基本同质的群体, 并按各类风险出险率以及损失平均值计收保险费, 从而筹集起相当规模的保险基金, 用以补偿或给付少数遭受灾难者,实现“一人困难,众人分担”,这本是极有意义之事。然而保险对个别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言, 其交付的保险费是很小一部分, 而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则可获得众人的帮助, 最终可获取莫大数额的保险金。保险制度的这一运行机制特点不可否认会被不良用心投保人恶意利用, 企图谋骗保险金。马克思曾经说过, 如果有 300 %的利润, 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敢冒上绞刑架的危险。事实也正如此,保险发展的历史表明从近代人身保险制度诞生的第一年起就发生了这类风险。而保险业也正是在与保险欺诈的斗争中发展、繁荣和普及壮大的。原因之二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还不能消除经济犯罪。保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此经济背景下, 保险才得以积累起全社会范围的基金规模, 才得以具备足够抵御不可抗力可保风险的偿付力, 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保障。而随着保险事业的发展, 险种的增多以及保险金额的迅速提高, 保险欺诈一旦得逞的诱惑力不啻更大。况且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的法制建设都还未能达到消除经济犯罪的地步, 保险欺诈也基本呈现逐步增多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报导保险业发达的美国,当前的保险犯罪仅次于毒品犯罪,仅 1994 年医疗保险中的欺诈就导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估计 500 亿美元的损失。另据日本警方统计, 日本以意外伤害、健康保险实施欺诈的案件, 1982 年为 600 件, 1985 年竟高达 994 件,欺诈金额也激增到 18. 98 亿日元。人身保险由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以分离, 那些不法分子就可以瞒着被保险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寿险, 并特约意外伤害险, 同时又由于人身保险不会构成重复保险, 保险公司要就每份合同各自履行规定的责任,不法分子会更青睐人身险,乘机主动多头高额投保, 谋骗巨额保险金。财产保险中的机动车辆保险常常是不良动机

保险欺诈及其防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