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鲁北一校 宫国晶
预习提纲:
一、我会背。
我能有节奏感的背诵整首古诗。
二、我会写。
我能正确书写生字并会组词。
三、我会查。
我能借助《一点通》学习下列词语的意思:之、故人、辞、烟花三月、下、孤帆、碧空、尽、唯见、天际
四、我会想。
根据词语的提示,我能加诗句的大意写出来。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点: 感悟诗境,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感悟是的意境,体会诗人之间的深情
课型:问题解决课
一、激趣导入
1、对诗:
同学们,咱们来做个对诗游戏好吗?
日照香炉生紫烟,-----——;窗前明月光,-------;众鸟高飞尽,--------;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乘舟将欲行,------。
2、评价:
能记住这么多的古诗,你们太棒了。答对同学每人加上一颗星。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对的古诗都是谁写的吗?
3、交流诗人
谁能说说对李白的理解?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堪称送别极品的古诗:题目是-----(生齐读课题)
3、板书课题,检查生字:
黄----楼送----- -----然之广-----(将生字空出)
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谁能将题目补充完整?
A抽生到黑板上写生字,其他同学在练习上写。
(姿势提醒)师:头正身直,双足宜平。臂开簿正,书写三一。心静气平,全神贯注。
B、批改,指点写法:
请一位到黑板来批改。其余交换批改。全对加一颗星。(在书上)
4、再读课题,揭题。
A你从题目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交流内容:什么地方送?送谁?送到哪里?
B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交流:黄鹤楼、扬州、孟浩然
黄鹤楼介绍:
巍峨耸立于湖北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使黄鹤楼名声大噪。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生:我知道孟浩然要去什么地方?
师:从哪得知?
生:之”
师:“之”的意思是:去,到。
师:你怎么知道?
总结:看来查阅注释和工具书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5、“三名一别”
A从题目我们知道了: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这一送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
B小结: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再次重温那经典的送别画面。
二、检查预习,抽背古诗
1、小组抽背
师:昨天,大家回家背诵这首诗,背上来了吗?好,各小组成员一起背,组长负责看口型检查。
2、表扬优秀组。
好,我发现这个组非常好,不仅会背,而且背出了古诗的节奏美。来,你们组给大家示范。
3、齐背。
咱们学着他们的样子背背?
三、小组汇报交流预习预习成果,初步感知诗意。
请大家拿出预习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昨天查阅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