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台湾土地制度.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台湾土地制度台湾版“土地财政”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向熹邓瑾邓科黄惊涛发自台湾 10月 21 日,当我们采访完花莲县长傅崐萁后,发现回台北的火车已经停运,因为台风“鲇鱼”导致山体塌方,铁路受堵。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头一天,由于苏花公路塌方,已有大陆游客受困或失踪。后证实, 20 位大陆游客遇难。当时由于天气原因,飞机也不能起飞,而我们已经订好了第二天回大陆的机票,所以务必赶回台北。我们选了一条最长但认为最保险的路:从台湾东部的花莲南下高雄,再从高雄回台北。结果 11 天后,花莲县长傅崐萁率领部分局处长等六百余人, 也走了同样一条路, 因为这是花莲惟一安全的对外通道。只不过这次, 他们,以及从另一条道路赶到台北的六千多花莲人,是要到“总统府”、“环保署”前抗议陈情, 目的就是要修一条“安全回家的路”。修这条路,已经提了十多年,但因为环保以及政党对抗等原因, 从最开始的新修一条苏花高速公路, 到最后的对现有苏花公路的改造,一直未获批准。游行队伍最后抵达环保署。环保署官员们在经过了 5 个多小时的初评后, 11月2 日决定有条件通过苏花公路改善计划。本报记者在花莲采访期间,当地多位官员表示,修路对当地经济绝对利好, 绝大多数当地人也渴望修路, 但这路竟十年都没修成。他们普遍认为, 这条路就是台湾行政效率低下, 乃至过度民主、政治内耗的一个牺牲品。此次在台湾 8天, 本报先后采访了台湾 5 位人气很高的县长, 包括高雄县长杨秋兴( 已脱党, 被民进党开除)、苗栗县长刘政鸿(国民党)、花莲县长傅崐萁( 已脱党, 被国民党开除)、彰化县长卓伯源( 国民党) 和新竹县长邱镜淳( 国民党), 其中前 3 位在今年 7月《远见》杂志 25 县市长施政满意度调查评比中,荣获最高奖“五颗星”。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台湾地方官最大的压力,多来自地方债务沉重,而税收又主要流向“中央”政府。新竹县长邱镜淳 2009 年年底刚上任, 一看到负债高达 400 多亿新台币, 年关时等着要支付的诸如工资等资金缺口高达 60亿, 竟被逼哭。他向“中央”求助时说: “当个县长,连薪水都发不出来,还有什么意思? ”县长们要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困境,改善民生,一个重要的手段, 就是实现土地增值, 从而收取新增部分归地方政府征收的土地增值税。而提升土地价值,主要还是要靠发展经济。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 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就是招商: 向台商、向大陆、向全球招商。招商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能动用的政策资源,主要是减免地方税,以及提高行政效率,比如出现大陆早就实施的招商一条龙等服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台湾县长很多都依赖科学园区(类似大陆的开发区), 这就涉及征地。征地的矛盾也成为很多县长最头疼的事之一。对两岸关系,所有采访对象都认为要互信互利,融合融合再融合。脱离民进党、以无党派人士参与大高雄市长竞选的高雄县县长杨秋兴, 喊出了“中道”路线, 以区别蓝绿对抗, 主张与大陆在互相尊重基础上的经济融合, 也得到了民进党一些干部的认同。除了竞选策略的考虑之外, 为经济日益没落的高雄寻找出路, 许是杨最现实的动机,而高雄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向大陆开放。此外,他们也就党政关系、民主反思、官员信仰等问题进行了解说。南方周末选取他们的自述, 在两岸和解、合作、和平的大环境下,我们相信,增进了解是建立互信的开始。“土地财政”卓

台湾土地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