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时效观
六(2)班家长会主题讲座
这个问题,按理来说,不应该由我来讲。在我看来,孩子从入学开始,家长们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做事讲求效率。但现实是,在我们班,仍有不少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做事磨磨蹭蹭。特别是周末的作业,总要磨到周日晚上才做。这样的作业,由于仓促间完成,质量不高。所有,谈不上什么效率。所以,今晚,有必要就这一问题,来探讨一番。
“时间即金钱,效率即生命”这一观点现在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在工作节奏、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很多家长意识到要培养子女的时效观,使其长大后能适应社会。然而,大部分家长经常为孩子磨磨蹭蹭的行为感到苦恼,不知如何是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时效观呢,建议家长从以下几点考虑:
1. 让孩子懂得时间的概念。
(1)学习看时钟,给行为“定时”。对于年纪小的儿童, 如果没有认识钟点,可以给他一个时间要求,并具体指出多长时间,应该做完什么事。如果孩子能做到,给予过时的鼓励、赞扬。可直接要求孩 子几点以前干完一件事,或多少分钟内做完一件事。
(2)用钟点衡量动作快慢。可以用比赛方式:孩子自己与 自己比,今天做事比昨天快了几分钟,或者一家人互相比赛,谁比谁做事快,这种形式一定会引起孩子积极性。
2.训练孩子做事时注意力要集中。
注意力能否集中,对于做事有无效率有直接关系,如果一边做作业,一边却想着看电视,那肯定一个晚上也做不完作业。这方面,父母首先注意自己行为,像边吃饭边看电视,书报,甚至上卫生问也看书看杂志等,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 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为人处事。
除此之外,要训练孩子一心一意有条不紊地完成某项任务;做作业时专心,做完可以看看电视、放松一下;先做数学作业,休息片刻再做语文作业等,防止孩子做事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放弃的行为。
3. 帮助孩子制订时间表。
安排时间,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今天的事不留到明天
做。高年级儿童,可尝试制订一周时间计划,自主安排好学习、活动、劳动的时间,因为是孩子出自自愿的安排,孩子往 往自觉执行、做起事来,效率也就高多了。
孩子已经快小学毕业了,如果不会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那无疑是输给了自己。那也意味着,你的孩子提前退出了竞争。在现在这样一个时时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里,失去竞争力,意味着什么,我想家长们都很清楚。
我们经常为孩子吃的考虑很多,总怕孩子不够营养,总为孩子穿什么花费不少心思,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在当今社会,吃好,穿好,已经是很多家长轻而易举办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应该教会孩子做人,做时间的主人。
* 何培养孩子安排时间的能力
“人的差异产生在业余时间”(爱因斯坦语)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达尔文语)
从这两位大科学家的话里,就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重视时间,珍惜时间,同时他们一个个也都是运用时间的能手。作为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孩子安排时间,运用时间的能力。
1.首先要让孩子珍惜时间,养成爱惜时间的习惯。
教育孩子珍惜时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年幼的孩子还 不能理解时间是怎么回事,更不懂得生命对于自己只能有一次。一般要到少年期,抽象思维比较发达,自我意识逐渐成熟,这时,孩子
怎么培养孩子的时效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