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
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
膝关节的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骨关节炎的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具体诊断标准
序号
条 件
①
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②
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③
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l
④
中老年患者(≥40岁)
⑤
晨僵≤3 min
⑥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的分级
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的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
分 级
放 射 学 改 变
0 级
正常
I 级
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
II 级
有明显的骨赘,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III 级
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软骨下骨质轻度硬化改变,范围较小
IV级
大量骨赘形成,可波及软骨面,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硬化改变极为明显,关节肥大及明显畸形
(二)疾病分期
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
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
1、风寒湿痹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2、风湿热痹证
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3、瘀血闭阻证
肢体关节刺痛,痛处固定,局部有僵硬感,或麻木不仁,舌质紫暗,苔白而干涩。
4、肝肾亏虚证
膝关节隐隐作痛,腰膝酸软无力,酸困疼痛,遇劳更甚,舌质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四)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两者都累及膝关节等,然而类风湿以近指关节和掌指关节的病变为突出,且关节肿痛,滑膜炎症远较骨性关节炎明显,很少出现Heberden结节,且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
2、银屑病关节炎:可累及膝关节,但X线表现与骨性关节炎不同。患者皮肤有银屑病皮疹。
3、假性痛风:为焦磷酸钙晶体沉着于关节软骨、滑膜、包膜、韧带而引起局部关节(其中以膝受累多见)的肿痛,X线表示关节软骨面有钙化线,关节液中可找到焦磷酸钙的结晶。后两者可与骨性关节鉴别。
4、膝关节骨内囊肿:这是以软骨下X线透亮区,出现骨内囊腔变为特征。这种病损好发于中年人,临床症状轻微,无损伤病史,X线往往在长股骨骺部位或扁平骨、关节软骨面下区域出现囊腔变,往往孤立性,囊腔边缘清晰,病损边缘有硬化骨,特别是在关节非负重区更为明显。病理特征表现为单房性或多房性囊腔结构,腔内含有白色或黄色胶状物质,边缘有纤维组织衬垫所包裹。骨内囊肿的特点,包括囊腔好发在关节的非负重区,囊腔往往单发,病灶范围较大,相对症状较轻,具有较正常的关节活动等,可与退行性骨关节病相鉴别。
三、中医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湿痹证
治则:祛寒散寒、除湿止痛。
代表方剂:防己黄芪汤加减。
方药: 防己6g 黄芪15g 防风
中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