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5].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的意思。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品读诗文,体会诗文的意境和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做到诗文交融。
2、在品读中体会诗文意境,感受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烟花三月》,其中有一句歌词:牵着你的手,分别在黄鹤楼,知道是谁牵着谁的手在黄鹤楼分别吗?
,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一起游山玩水、一起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去了,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难舍难分,送别场面感人。这节课让我们来到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长江边,走进课文《黄鹤楼送别》,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指导读准。
生字写对写好,教师示范板书,学生描红。
学习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要说清楚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三、细读课文
1、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
2、 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1)指读。从他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敬仰孟浩然,舍不得他离开)
(2)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大诗人李白对好朋友孟浩然很敬仰,也舍不得他离开呢? (请你用不同的符号画出)
交流:从六个“您”字和“夫子”一词,体会出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仰慕、尊敬
(3)是啊,两人心中都有依依惜别的感情,所以,两人都不愿意开口,但最终李白说话了。 (出示“孟夫子……此杯吧”)
教师补充说明孟浩然的人品。(出示李白写的另一首诗《赠孟浩然》。
(4)指导朗读。
谁愿意来读出这种敬仰、不舍呢? 自己先试一试。
3、引读: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到——“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言下之意是什么?孟浩然何尝忍心与好友分别,但作为兄长,此时更多的是——安慰李白。你来安慰一下李白,指名读。好一个永世不绝!除了安慰,你还读出了什么?既是说长江之水,更是说友谊天长地久,你来读孟浩然的话。
其实,我们的孟夫子心里和李白一样的不舍,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而把这种不舍埋藏在心里,反而来安慰李白。让我们一起来把他的话读一读。(出示"王勃说的好……永世不绝")
4、分角色朗读。
⑴同桌之间合作练习表演他们话别的情景(指导:注意他们的动作,读熟他们的语言,把他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
⑵指名表演。
5、过渡:离别之时,正值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此景此情,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四、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读
,找出文中表示诗句的意思
、交流。
五、品语言,深层理解深厚情谊。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5-25